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1章 泰北(33)之波澜继续 (第1/2页)
看见巴裕和阿香俩人一前一后地分别从小温媳妇家冲出来,三位长老的心里咯噔了一下,肯定不是什么好事!难道又跟颂猜有关? 这个时候,有事无事都绕不开颂猜两个字。因为他们走前颂猜还关在牛棚里,而这次提早回村,也是因为他。 几天前,他们两家八口人去参加长官大公子的婚礼婚宴。除了与过去的老战友们相见甚欢以外,在婚宴中,长官专门地来到了他们两家的这一桌狠坐了一小会儿。 “怎么?阿香没有来呀?许久不见,还真想看看我那儿媳都长成啥样了。”长官开头就是如是说。 老段知道素察老大心里的不痛快,故抢过了话头:“大姑娘了,长得那个漂亮呀,可爱得很很的呢。这不是老廖刚去嘛,她就留在村里跟他做上课的交接。节后,老廖就独立担纲了。”聪明的老段把颂猜与老廖之间算术课的交接移花接木到了阿香的身上。 长官也心里有数,接着说:“本来该把阿香娶过来的。无奈,儿大不由爹啊!我那老大去了曼谷几年,就啥也不听老子的啦。说是现在倡导自由恋爱,反对父母包办!这不,请你们两家一起过来,我就当面赔罪了!先自罚一杯!”他端起手上的酒一饮而尽。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还能怎样?素察和老段赶忙也端起自己面前的酒杯一干而净。素察媳妇也在一旁赶紧地缓冲着:“怎么能这么说?都是我们家阿香没有这个福气,来孝敬您老人家。” “弟妹您也客气了。这次对学校的赞助,我得特别地感谢您和小段媳妇呢。”长官知道罂粟的栽种和收割是老段负责,对自己过去的手下就不用那么客气了。但药膏的熬制火候、最后的成色,直接关系到能否卖个好价钱,这可是掌握在这小李子媳妇手上。素察本姓李,只是在旺呐村上提得不多。 “您客气了,这是我们应该的应该的。”阿香妈当然知道这回旺呐村又给了华校一大笔的赞助,支票都是我昨日到清莱的泰农银行亲自办理的。 小段媳妇也在一旁赶紧地客气:“没有没有,我都没做过什么。都是他们仨干活,我只负责烧饭负责烧饭,嘿嘿。” 这时,一个约莫十二三岁的乖巧的小姑娘走了过来,撒娇般地挤到了跟前,坐在长官的一条腿上。“喏,这是我家老三小梅。快叫李叔段叔。”长官说着,爱怜的眼神盯着自己闺女的小脸蛋。 “李叔李婶,段叔段婶,你们好!”好听的国语带着浓郁的云南口音。 “好好好,这孩子都这么大了?!”“长这么漂亮!”“这么乖!”李、段两家四个大人几乎同时地说道,他们都知道这位长官老来得女,视这闺女为掌上明珠。 “去,带几个姐妹弟弟们去玩吧。”长官朝着桌席间老实巴交的四个小客人努努嘴。 这时,宴席时间已经过半,席间的李、段两家四个孩子压抑着童心正老老实实地听着大人们在说话,早就坐不住了。听到这里,四个孩子的八只眼里放射出了兴奋的星光。 孩子们走后,长官问了一句对面四人都听不懂的话:“我这小梅,你们看得中不?” “……” “怎么,听说你们那里有一个不错的文化班教员,身坯也不错。要不要送过来我看看,行的话,我就把我这宝贝女儿嫁到你们旺呐村去?”原来,颂猜的故事已被早先的马、罗两位老师带到了长官的耳朵里。另外,旺呐村在当时的泰北一带名气已经不算不小,就像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虽然素察、老段他们的鸦片营生上不了台面,但居家过日子好像一直不错,也有许久没有听说过打打杀杀的事。况且,旺呐村离军部也不远,今后我啥事不管的时候,可以去小李子小段子那儿享享福,亲闺女还可以陪在身边。 “……”,四人面面相觑,不知回啥是好。正所谓哪壶不开提哪壶! “啥意思呀?” 只能是小李子素察才能问话了:“哦,颂猜呀,那娃还小呢。”明显就是一种敷衍。 “哎,你这人呀,就是不够干脆。原来跟你提阿香的亲,也是说孩子还小。这不,咱们这亲家就没有做成。”长官一副责怪的表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