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八章 北海之难 (第1/1页)
有人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理想故,二者皆可抛。 孔融说,“附议。” 陶谦说,“附议。” 刘备和曹孟德,“对不起,风太大——我没听清。” 自关二一刀砍了华雄后,三人也算是小小的扬名了一把。但是华雄只是个小角色,这三人的功绩很快就被淹没在了历史的潮流中。充其量,大家在想起三人时约摸会记得这三位和那“人中吕布”有一战之力。 但是机会是需要自己去争取的,所谓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你什么准备都没有,什么努力都不做,上天凭什么去眷顾你?至少,你也要拜拜老天爷啊!不过,刘玄德可不是那么迷信的人,他相信的,只有自己。他信仰的,只是“人定胜天”! 孔融是为了理想而奋斗的人,他是一个好人,但是好人终究逃不过那宿命的使然。他的毕生理想就是国泰民安,希望四海升平,八方来贺。其实,孔融大人,会有那么一天的,几十年后会天下一统的。 孔融正在宴请客人,这时,徐州来使到了。 对于曹孟德为报父仇而举兵攻打徐州城的事件早已是传遍九州,目前正遥据三国热搜榜的榜首。孔融是真名士,对于来使的请求,他心里也是有着七七八八的。 他的名兴于“真名士”,他的命败于“真名士”。但是从始至终,孔融都没有半分的憎怨。为了理想而献身,为了朋友而付出,哪怕是生命,也在所不惜! 在听到来使声泪俱下的陈述后,孔融沉思良久。他不是在考虑兴兵对自己的不利以及其他的利害关系,而是在思考,如果出兵,那么伤亡的还是无辜百姓。在孔融大人看来,做人就要像让梨一样,懂得谦逊尊敬,这样怎么还会有战争呢? “老陶有难,我怎能袖手旁观?但是如若兴兵,受苦的还是百姓。这样吧!我先派人去调停,如果行不通的话,我再兴兵,你觉得怎么样?”孔融尽量语气柔缓,言辞婉约的说道。 徐州来使淡淡的撇了孔融一眼,那一眼中包含了太多,是疲倦,是心碎,是忧劳……“那就劳烦孔太守了。” 从一开始的文举到后来的“孔太守”,孔融心中悲慨,只因为一次借兵,便要如此吗? 他不是不帮,他不是害怕,他只是有着心中的理想与牵挂,那份理想和担当,已经比任何事都重要,甚至是他的生命!但是,为什么?为什么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他?还是说,没有人相信在这个乱世中他的一片赤诚? 孔融真的很想知道,芸芸众众,王侯将相,他们所追求的是什么?是杀伐的快意还是权利的欲望?这些,恐怕当事人自己都不知道。所谓盲目从众,大抵也不过如此了。 不过,计划不如变化快。徐州来使到孔融这边来不到一碗茶的功夫,就发生了意外。 在这个几乎处处都没有安宁之地的九州,北海算是一片富饶之乡了。当然,这块肥rou与孔融的良好统治分不开关系。或许这一辈子都不会再见面的陶谦在遇到麻烦时想到了这位昔日的旧友,盗贼们在缺粮时也想到了北海这片富庶之地。 “要么给粮,要么屠城。”对方简洁霸气的话语令老好人孔融很不爽。想借粮,很简单啊!大家做下来一起聊聊,写明白借据,签个字什么的不就完了吗?用的着这样带着大批的人马声势浩大的过来吆喝吗?你那是想借粮还是在打我北海的主意? 况且,我凭什么要借给你? “贼寇休言,我乃汉臣,岂能借粮与汉贼?”孔融目光偷偷撇了几眼徐州太守,心想在外人面前可绝对不能弱了自己的气势,但是他发现人家压根就没有在看自己。这让孔融更加觉得窝囊,他二话不说的派出大将前去绞杀贼寇,不过……事与愿违,人家武力值太高,硬生生的把这一场毫无意义的偷袭变成了一面倒的追杀。 孔融可不管什么面子了,他大闭城门,心中十分郁闷。那位徐州来使也很郁闷。孔融手底下大将就这么被一个贼寇给砍了?我是在做梦吧?这样的残军败将的,还怎么指望着去救徐州?不,这不是最重要的,现在北海似乎遇上了麻烦,我……我这怎么回去啊?这不会就是传说中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吧?我真冤枉…… 可惜孔融是不知道来使心中的苦诉郁闷的,他见到来使怀愁,只以为人家是在担心自己。故而孔融心里还是有几分愧疚的。所以说,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更不要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