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地底奇遇 (第1/1页)
赵教授把我叫了过去,随后很严肃的问道:“天一啊,你想下到下面和我们一起勘探吗?” 我一听可以下去和考古队的人一起勘探兴奋的不得了连忙点头说道:“当然想了!” 赵教授听完后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嗯,那你去那边车里取一份装备,然后再过半个小时,我们就该下去了。” 我听完猛的点了点头,这时有人来找赵教授,我便先离开去车里取装备。 车里面的装备也就是一件冲锋衣,加上一双山地靴和一个头带防水的探照灯。 其实也还有别的装备,但是看管装备的那个人说我不需要带其它的装备,这几样就足够了,我自己也觉得这几样就足够了。 穿带好装备以后,时间就已经过得差不多了,考古对已经开始集合查人数了,于是我急忙跑去集合。 集合完毕后,赵教授让我把鸟笼取过来,我十分的不解,下去考古带只鸟干什么?难不成是个人爱好? 我一边猜测着一边把鸟笼拎了过来,然后交给了赵教授。 只见赵教授接过鸟笼后,在鸟笼上面缠了根绳子,然后笑着对众人说道:“由于检测空气的仪器还没有运输过来,我们就拿这个代替一下。”说罢手中拽着绳子,开始把鸟笼一点一点往下放。 这时候开始有好奇的考古队员问道:“教授您这是做什么啊?” 赵教授听后笑着回答道:“这是用生物自身来检测空气,如果这只鸟上来以后没有异常就说明下面的空气是完全的,这个法子还是我早些年在南方跟一群土夫子学的。” 考古队员们听后无一不佩服赵教授的博学多闻。 过了三四分钟鸟笼似乎到底了,赵教授随即把鸟笼拽了上来——小鸟从下面上来以依然活蹦乱跳的,众人一下子欢呼了起来,因为这就代表下面空气质量良好。 赵教授随即吩咐开始放置升降梯,考古队员们纷纷点了点头,然后立即去放置机器。 之后没过多一会儿机器就放置好了,我和赵教授一行人作为第一批人先行下去。 所有人都站在升降梯上面,随着升降梯的不断下降,周围渐渐昏暗了起来,所有人都打开了头顶的探照灯,我也跟着打开了。 大约过了五分钟左右,我们才完全降落到地面。 升降梯一落地,考古队员们就一个接一个有秩序的走了下去,我是最后一个下去的,在我下来以后,升降梯就升上去了,因为还有一批人和一批设备要运下来。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人和设备才完全到齐,然后按照之前的部署,开始向前行进。 随着队伍的行进,周围空间也变大了,由最开始的一条通道,慢慢衍生成了三条,考古队最后临时决定分成三支,分别朝东、西、北三个方向前进。 我跟随赵教授的队伍朝北面前进,王教授带队朝南,马教授带队朝东,仪器设备还有装备全部分配妥当以后,三支队伍便朝各自的要走方向前进了。 赵教授这一队算上赵教授和赵教授的女儿赵薇薇以及我一共十一个人,其余三组人数也差不多都是这样。 队伍里几个年轻人“打头”走在前面,赵教授年龄摆在那,在这种溶洞行进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赵教授的女儿一直在旁边搀扶着,后面几个身材较壮的人抬着设备仪器,他们更是小心翼翼的前进,因为地面很不平整,而且还很滑,一不小心就会摔倒,那些仪器设备可金贵得很,禁不住磕碰。 所以队伍只能缓慢前进,走在前面的人不时也去帮忙抬设备,几乎是都是一替半个小时,这样可以保证体力最小的消耗,而且队伍走到一个较为平整的地方也都会停下来休息一下。 距离出发时大约过了三四个小时,我们也不过前行了一千三四百米,渐渐地我有些后悔下来了,这地下实在太过黑暗和孤寂。但是毕竟已经下来了,我总不能现在说掉头回去吧?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走。 就在队伍前进了五六个小时候,地势渐渐高了起来,呈一个上升斜坡,而且渐渐出现了人工打凿的痕迹,这一点直接鼓舞了考古队的每一个人。 当队伍行进到一个较为平缓地方时候赵教授再次让队伍停了下来,让大家吃一些东西喝了些水,说前面可能会有地下河,要渡河的话需要很大的体力。 我起初还有些不信,心想这地势越来越高怎么可能会有河呢,有也是在地势低的地方啊,但不过我确实饿了,打开一罐罐头便开吃起来,队伍整体进餐完毕后,再次前进。 可结果不出赵教授所料,在我们再次行进一小时后便听见了水流声,声势很大。 之后我们又在溶洞行进过了一个小时以后,终于看见那条河。 湍急的河水截住了我们前行的路。 河水异常湍急,而且深不见底,队伍中的一个人拿了个专门探测河流深度的电子仪器检测出来的结果是这条河深五点六米,而且这条河足有五六米宽,想要徒步涉水前进是不可能的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