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升仙_第0261话 好累,明天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261话 好累,明天补 (第1/2页)

    李吴氏是地道的乡下妇人,一生没见过什么世面,只在街坊邻里间行走;为人却十分强势,家里的事情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她在拿主意;她长得牛高马大,只比李老实略微矮上半个头,以前在山外跟着父兄种地,天天日晒雨淋,进山后跟着丈夫打渔,天天日晒风吹,皮肤粗糙黝黑,远看就像是海边的一块黑石。她十分能干,自进李老实家门之后,先是给李老实生了一个大胖小子,然后里外cao/弄,把家里上下打点的井井有条,让李老实家的日子过得比别家舒爽了不知道多少。

    李老实平时甚怕老婆,此时听见婆娘叫吃饭,也不敢想再进荒院看那妇人和那小女孩,赶紧答应一声,扛着李懒回了家门。

    吃过晚饭,李吴氏坐在院子里补渔网,李老实搬过个木墩子坐在旁边给她帮忙,李懒围着大木盆逗弄着李老实提过来的那条红鲤鱼。

    只听李吴氏道:“怎么吃饭的时候我老听着隔壁那荒院子里咚咚当当的响,不会是山上的什么野兽跑进去了吧,要不我们过去打了回来明天吃野味?”

    李老实听了说道:“哪里有什么野兽,隔壁来了两个人,应该是婆孙,看着像是逃荒来的。我今天回来的时候她们正在收拾屋子,我刚想去问问,你把我喊回来了。”

    “来了新邻居,你怎么不早说?早说了就喊人家一起来吃个饭。你先补着,我去看看。”说着,李吴氏丢下补渔网的针线,起身往隔壁院子而去。

    李老实有心跟去,最后还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坐下来继续补网。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李吴氏回来了,神色有些忧郁,眼睛有些红肿,似乎刚刚哭过。

    “你这是咋了?”李老实还没见过自家婆娘的这种表情,不由奇怪的问道。

    “太可怜了,真是太可怜了!”说着,李吴氏大嘴一撇,眼看着眼泪又要往下掉。

    李老实赶紧拉过一条充满着海腥味的大毛巾递过去,李吴氏接过来,狠狠在自己脸上抹了一把。

    “我已经问清楚了,那对婆孙本是西部小荒城人士,那婆婆娘家姓王,夫家姓孙,也算是当地的一门望族,只因他家一个年轻子孙得罪了西荒王的儿子小西荒王,所以在当地待不下去。三个月前,孙家老爷带着满门老小拖家带口的准备到南明城去投靠自己的一位朋友,不想在路过真公山时遭到了当地歹徒的抢劫。抢劫时发生了械斗,孙家满门老小被歹徒杀绝,只有孙婆婆当时正好带着小孙女到树林里去方便,凑巧躲过一劫。这三个月,孙婆婆无处可去,又没有盘缠,只好带着小孙女乞讨度日。又担心再遇到那帮歹徒,所以净往偏僻山林里行走,这才在今天下午,来到了咱们村,见村头的那座院子荒着,所以收拾收拾准备在此住下。可怜啊,真是太可怜了。”李吴氏一边说着,一边又要抹起眼泪来。

    “原来如此,原来那妇人真的是大户人家出来的,怪不得举止形态都和我们这些山野小民大不相同。”李老实听了李吴氏的话,心中暗想。

    李老实又抬头看看院外三边的高山,心说就那么一位妇人还带着个那么小的孩子,她是怎么翻过那么高的山的?

    北面那座山的确与真公山相连,算得上真公山的一条支脉,若说用三个月的时间从真公山走到这里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只是登山涉水的肯定要吃很多苦,一般的壮汉都未必能坚持得下来。

    时间渐晚,一家人回屋休息,李老实心里想着那妇人,翻来覆去的有些睡不着觉,他总觉得,那妇人并不寻常。

    半夜时分,隔壁突然有了动静。

    先是“砰”的一声,似乎有重物落地,然后又有人闷哼一声,似乎极为痛苦,接着似乎又有人“啊”的一声喊叫,只是声音短促,没听真切即告断去。

    李老实不知隔壁院子里发生了何事,有心想要起身去看看,却怕自己一个大老爷们深更半夜的去敲一个老寡妇的门会引人误会,坏人名声,又兼在心底里他觉得自己有点害怕面对那妇人,所以犹豫了一下没有起身。

    那院子里的声音响了极短的时间即告安静,李老实又听了一会,发现那边再没有声音传来,想必不会出什么大事,所以也慢慢的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起来,吃过早饭,李老实和婆娘招呼一声就准备出门。

    今天他和村里的几个人约好一起挑着鱼担到山外贩售,顺便到城里去备些年货。

    打开篱笆门,刚想踏出门槛,隔壁那孙婆婆来了。

    她先是感谢了一番昨天李老实的赠鱼之情,然后又找李吴氏借了一些针线,说了一些以后请多多照顾的场面话才离开。

    李老实发现孙婆婆今天十分高兴,好像刻意打扮了一番,比昨天更多了几番风情,只是她的脸色有些苍白,走路的时候脚步有些虚浮,头上冒着冷汗,好像是生病了一般。

    李老实有些担心,不过原先约好一起去卖鱼的几人已经在等他,只能对自己的婆娘吩咐了一声,然后到自家的渔船上挑起早已准备好的一担鱼和大家一起往西边的山里走去。

    自从大夏王朝二十五年前统一了人族百国之后,结束了百国割据、各国互相攻伐的局面,人族的日子就过得安稳了许多,但天灾人祸在所难免,因为各种原因而逃往他乡的事情虽然比之以前少了许多,但也算不得稀奇。

    凡水村以前也有一些难民逃来此处,最后在凡水村落户的也有十数家。

    渔民们十分热情好客,也没有什么地域财产的观念,只要你来到这里,愿意在这里安家落户,不危害乡里,大家都会表示欢迎。

    孙家婆孙自此就在凡水村安居了下来,孙婆婆为人和善,而且针线活做的十分工巧,还会绣许多美丽的图案,又不藏私,遂慢慢和凡水村里的妇道人家打成了一片。

    后又央求李老实说合,让村长李三在县里报备,婆孙俩都入了出云县的户籍,和李老实一家算是成了正式的邻居。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五年时间在指缝间缓缓淌落。

    这一年,李懒九岁,孙小小八岁。

    李老实夫妇出海打渔,再也没有回来,最后村里的渔民在茫茫大海上找到了李老实家的渔船,甲板上有两滩早已干涸了的血迹。

    李懒哭了很久,伤心难过了数天,开始变得无精打采,经常盯着大海一看就是半天。

    肚子饿时要不就到海边去捡小鱼贝壳烤熟来吃,要不就到孙家混顿吃的;大多时间都是坐在南山顶上,看着大海发呆。

    又七年,李懒十六岁,孙小小十五岁。

    孙婆婆已垂垂老矣。

    南山之下有峡谷,渔民称之为猛兽谷,因相传有食人猛兽出没其中;猛兽谷旁有山洞,渔民称之为熊洞,因相传有熊爪印在洞中出现。

    李懒和孙小小经常到猛兽谷捉猛兽,到熊洞中捉熊,但每次都没运气遇到。

    这一天,夕阳已经落到了西山之下,只剩下染透了半边天的红霞从山后刺上天空,如同老天流下的鲜血。

    渔民们在大海上忙碌了一天,都渐渐泊船在岸边,陆续回家。

    李懒和孙小小捉熊不成,又爬到山顶对着大海发了半天呆,眼见天色将晚,遂起身准备下山。

    “李懒哥哥,你看,那是什么?”孙小小突然指着远处的海面说道。

    一颗小小的铜铃铛缠绕在她的手指上,随着她手的动作在当当作响。

    李懒止住身形,扭头顺着孙小小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远处的海面上出现了一片帆影,一支庞大的船队正在蔚蓝的海面上黑乎乎的压来。

    为首的两艘船上的风帆最是高大,高高的桅杆竖立,足有四五十米高。

    那两艘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