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州江山_第624章 流血的长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24章 流血的长安 (第1/1页)

    平和年间发生的最激荡的一件事莫过于太子李卓造反。

    太子因为担心自己被废,听信谗言,居然生出谋逆之心,最终铤而走险,走上了不归路。

    这是官方对此事的解释,更多的是归咎于他的个人品质,实际情况当然不是这样。太子李卓之所以铤而走险要干这一票是被一股强大的势力裹胁的结果。

    经历了平和前五年的休养生息后,整个王朝呈现出了安定繁荣的局面,抛荒的土地渐渐被开垦出来。人口在迅速增加,婴儿潮如期出现了,可以预见的是二十年之后,帝国一定会迎来它的第一个繁荣高峰。

    在皇帝持续不断的努力下,庞大的官僚机器已经被引入正轨,而且在可见的时间内会达到消肿和效率两个目标。

    李默当然也清楚,在这个社会生产力并不发达的时代,社会精英的出路其实并不多,可供精英们驰骋的新领域尚需慢慢拓展,而且根深蒂固的观念也亟需大的转变,这些都需要时间,而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所以作为妥协之道,他设计了庞大的勋爵体系,目的就是用国家的力量把游离于官僚体系之外的社会精英们圈养起来。

    让他们吃好,喝好,有盼头,有尊严,尽可能的避免他们走到王朝的对立面去。

    但现在的问题是大批的功勋贵胄们却在凭借他们的优势的地位和势力在危害整个社会,他们野心勃勃,他们蠢蠢欲动,他们幻想着打破新的社会秩序,破坏皇帝的整盘计划。

    这是李默绝对不能容忍的,他必须反击,而且手段十分酷烈。

    因为上官婕妤告诉李默他的身体已经越来越差,女人的感觉是很敏锐的,尤其是在男人的身体状况方面,而且宫里的御医也再三警告李默不能再服用助兴药物,否则必有大害。

    这些御医甘冒如此风险出言谏阻,足可见问题之严重。

    李默已经有了强烈的紧迫感,他要赶在自己彻底垮塌之前扫除帝国长治久安的障碍,他要把这个恶人做到底,绝不推诿给后人。

    皇帝的这种紧迫感反映到具体的施政上就让很多人感觉吃不消了。

    他们先是怨声载道,遭到压制后就开始满腹牢sao,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之后,他们就变得蠢蠢欲动,他们互相勾连,背地里埋怨皇帝埋怨王朝,这种不良情绪一天天的凝结起来之后,终于有一天他们开始结成党派。

    这个过程中皇帝一直冷眼旁观,掌控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他就像一个冷酷的猎手,明明猎物就在他的射程范围内,明明可以一击毙命,但他仍然耐心地等待着。

    他的野心变得很大,大到要毕其功于一役,把乱臣贼子们一网打尽。

    然后,太子李卓就出现在他的枪口之下。

    太子是主动跳出来的,甭管他装的有多么无辜,他仍然是自己跳出来的。

    他一定是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已经垮了,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抢班夺权了。

    他怎么可以这样?!

    但李默仍然在等待,他多么希望是自己的判断出了问题冤枉了他的儿子。

    但种种事实一再告诉他,这一切不是他的幻觉,这一切都是真的。

    真实到平和六年的一个秋夜,太子李卓披甲、佩剑走进他的寝殿,他不但惊吓了他的上官爱妃,还把他的皇帝老爹气的吐血。

    是真的吐血,李默从未如此生气过,李卓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一副乱臣贼子的嘴脸。

    他公然要求自己退位,

    退位给你,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你配吗?

    皇帝停止吐血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他的上官爱妃发出信号。

    收网的信号。

    大收网开始了。

    花旗营的骑兵队奉诏冲入皇宫,他们逮捕了参与叛乱的千秋营的高级军官们,端了参与叛乱的金吾卫军的仗院,又突袭了西京兵马司,接管了整个长安城的城防。

    然后,太子就成了瓮中之鳖。

    他的党羽们噤若寒蝉,竟无一人站出来为太子辩护一句。

    如此戏剧般的结局让李卓欲哭无泪。

    他瘫倒在地,抽搐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皇帝也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的心被伤透了。

    上官婕妤令人将太子带回东宫,他现在还是太子,在诏书未曾下达之前他仍然是太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