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节 灭匈奴文姬归汉 (第1/1页)
云中城,庞德接报大惊!正欲亲领大军前往,探马报说杨兆大军已至。庞德急令杨兆不必进城,即刻领军往救银川! 比及杨兆赶至银川,刘豹已退。杨兆见河套诸地满目疮痍,死伤无数,顿时怒发冲冠!喝令大军循迹追击! 战报传至长安,马超勃然大怒!提笔亲书“斩尽杀绝”四字,令人交付杨兆! 杨兆得令,领军星夜追击,大军皆一人三马,如乌云压顶,碾入草原。 十余日后,赶上匈奴后军,约莫万余人,因押送掳掠之百姓,故行军缓慢。 无需杨兆下令,众军皆奋力向前,匈奴军乃刘豹掳掠之塞北青壮,怎及汉军精锐?触之即溃,抛弃牛羊等辎重,仓皇逃命。 刘豹闻讯,大惊失色,暗思道:“若被缠住,绝无幸理!”遂严令大军加速逃往漠南。 杨兆缀行匈奴大军之后,不时疾进攻杀,待刘豹怒极,引大军欲决战时,杨兆即刻下令后退,如此反复,刘豹大惧!遂遣使请降,求一城容身即可。 不待使者进帐,杨兆即喝令斩之! 刘豹闻知虽怒,但无可奈何,遂下令分兵阻挡杨兆,自领本部万人,携带大批牛羊、粮草等辎重,直奔漠南。 杨兆亦分兵追击,但并不给匈奴军决战的机会,一旦匈奴军集结进攻,汉军转身就退,因一人三马,故匈奴军无法赶上,直被拖得精疲力竭,杨兆方挥军攻杀,尽斩其首! 汉军一路穷追不舍,直至漠南,期间大战数场,斩首近四万级。杨兆令筑成京观,以警示异族。 刘豹仓惶逃至燕然山,只有千余人跟随,粮草辎重早已损失殆尽,眼见追兵又至,走投无路之下,引刀自尽,从者皆散。 杨兆取其首级,遣人并捷报一起送至长安,然后下令漠南诸族皆随军迁往河套,不从者斩之! 一时间,漠南诸族闻风丧胆,十有八九随大军迁往河套,逃入漠北者只有数万人,杨兆之名传遍整个草原!之后十余年,各族皆不敢踏足漠南草原。 捷报传至长安,时已建安八年夏收之际,历时九个月,南匈奴几近灭族。马超接报大喜!令人传报各地。 消息传至河西,步度根心下庆幸不已,继而惶恐无地。 一族老进言道:“大单于,我军屯兵河西年余,并无战事,五万大军消耗粮草无算,大将军口虽不言,心下定然不满,若继续拥兵自重,恐祸至无日矣!” 步度根猛省,惊问道:“似此该当如何?” 那族老道:“大将军曾言,大漠草原皆不适汉人耕种,取之无益,日后整个草原还是大单于牧马之地!敢请大单于入长安请封,将大军尽数交出。则我族异日定然雄踞草原!” 步度根大惊道:“若入长安,恐不见天日矣!” 族老道:“大将军信义卓著,众所周知!岂会食言?大单于放心便是!” 步度根反复权衡,最后决定携家小赴长安面见马超。 马超闻讯大喜,亲自于北门等候。 步度根见马超亲迎,稍感心安,下马拜道:“步度根屯兵河西,空耗军粮无数,请大将军恕罪!” “屯兵河西乃你我议定之事,大单于何罪之有?”说话间,马超上前扶起步度根,假意问道:“不知大单于今日所为何来?可是军粮不足?” 步度根顿觉惶恐,再次下拜道:“步度根愿举族投效大将军,乞恳收纳帐下!” 马超心下大喜!面上不动声色道:“此举与吞并何异?!莫非大单于以为超乃食言而肥之徒?” 步度根拱手道:“非也!我西部鲜卑若无大将军援助,早已灭族!步度根有何颜面继续统领大军?今日诚心投效!请大将军收录帐下!” 马超再次扶起步度根,大笑道:“超得大单于来投,如虎添翼!”说完传令设宴,为步度根接风洗尘。 次日,马超上表步度根为鲜卑候,领归义将军号,并赏长安宅院一套。步度根大喜拜谢。 马超又传令庞德前往河西接收鲜卑大军,按己军之法裁汰老弱,然后交由杨兆加强训练!裁汰者皆令前往河套屯田。 晚间,马超再次摆宴款待步度根,令长安众官将作陪。 正饮酒间,王达入见,贴耳禀告道:“杨将军遣人送来一名女子,现在馆驿暂歇。”并呈上书信一封,马超视之,乃杨兆之书,拆开一看,顿时愕然。 原来杨兆领军押送诸族百姓返程,诸将心急,一路紧赶。众百姓慑于军威,虽苦不堪言,仍咬牙坚持。忽有一女子求见杨兆,自称是左中郎将蔡邕之女蔡琰,言道百姓多为妇孺,乞大军缓行。 杨兆如何认识蔡邕?更别提他女儿了,但左中郎将是朝官还是知道的,一时不好处置。有部将献计,言道何不送往长安,由大将军发落? 杨兆大喜从之,遣亲军急送蔡琰前往长安,令选数名妇人沿路照料,并作书禀告此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