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八章 踌 躇 满 志 (第1/1页)
知镇江及早谋划 看大势胸怀韬略 让辛弃疾坐镇京口,是刘璘的建议。他是这样向韩太师阐述理由的:曰:“位也者,立德之机也;势也者,行义之杼也。圣人蹈机握杼,织成天地之化,使万物顺焉,人伦正焉。”意思是,职位,就好比是建立仁德的纺织机;权势,就好比是施行道义的梭子。圣人脚踏纺织机、手握梭子,编织成天地的美好教化风气,以使万物顺利生长,人们的伦理道德关系纯正。这就是成语蹈机握杼的来由。 “心中有道德,言行合道义”,尘世之所以太平,是因为君主有道,国家有道,仁德盛行,义理长在。尘世之所以纷乱,是因为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十恶纵横,道德无存。所以说,世乱并非是人自己要乱,而是天使之乱;天看它无德无行,自然要它将残存的德分败尽,而后淘汰。然无论治乱,天必定要拯救人心。天并无分你我,天却必看人心。人心善则救,人心恶则弃。人心能悟,人就能自觉、自主地升华;人心执迷,人就无知、无助地堕落。 人世间,有两种人是清醒的:一种是独善其身,远离乱世,只求解脱自我;一种是兼济天下,直面乱世,意图救万民于水火。独善其身者,行合道义,心通天意,只是不曾担承更多的使命,所以无心救世或救人。兼济天下者,则因其大善之心已出,佛看天下众生都苦,才想积极挽救。人纵一时不能改变乱局,却可通过坚守做人的正道标准,渐次改变人心。人无分穷达,都可以坚守标准。世无分治乱,都可以直指人心。人的清醒,则因心中有了仁义道德,言行合道义。 听到这里,韩侂胄连连点头,光玉说得极是。 差知镇江,对于辛弃疾而言,仿佛是龙入大海,鸟飞天空。在处理好日常政务之时,他着手镇江的防务。经过走访,镇江府厢军之懒散与懦弱,大出他的意外,遂决定仿效江西正整顿改编厢军的做法,进行改组。他的计划设想很周全:从淮河、长江沿线的青壮年中招募兵勇,这些人因地处边境,小时便会骑马S箭,凶悍机警,将他们集中起来,在淮东山阳和淮西安丰,择选依山或傍水之处屯驻,每屯五千人左右,并让他们的老人妻子悉归其中,使无反顾之虑,派新换的将帅,严加管理,强化训练,使之形成昂扬的斗志,这样无论是出击或迎战,都不会失利。 想好了就做,做了就要做好,这是他一贯的风格。下令司马参军负责,在最短时间做万套军服。 辛弃疾神采飞扬,指点江山,仿佛在指挥千军万马。刘龙州有些不解,大帅此行,是否预示着宋金即将开战?而将驻军布署在淮河一线,是守长江还是守淮南? 辛弃疾笑而不答。前日在皇宫,他禀告完盐杪之法后,皇上问他金国的形势,我大宋能否对金开战? 他知道这就是此次召对的核心内容,淮北金国有些民众想过淮河来归顺之事,他早有耳闻,在与韩太师的交谈中,也有预感,如今皇上此番垂询,定有所指。他兴奋地向皇上报告金国这几年内忧外患的情形,语气坚定地说: 就这些情况来看,金国发生动荡乃至亡国,是极为必然之事,我大宋可利用好这一时机,选用元老大臣去做,做好备战攻敌事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