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交易 (第1/1页)
翌日,下午。 果然,所有的县兵全部回营。 虽然都是住的帐篷。 不过也没人闹什么意见。 其中有多少人,是抱着住一晚就走的想法,就无从得知了。 不过,一切等待明日,就都会知晓。 这一天中,田家的各个店铺。 也都开始了交接。 虽然地契,还没有交给赵风。 不过,他们也是准备第二天就离开的了。 赵风派人接手过店铺,就直接关门了。 外面挂着停业整顿的牌子。 十家店铺里。 有三家,是直接复制真定的醉仙楼,名字也叫醉仙楼。 地理位置也差不多。 也是一家主卖炒菜,一家是包子、馒头,一家是油条、米粉的布局。 有两家,在东、西城区,分别开设了一家卖馒头、包子的铺子。 有两家,在南、北城区,分别开设了一家卖油条、米粉的铺子。 最后三家,一家卖布匹,这些布匹都是夏侯家送的。 另外两家是粮店,不卖粮。 只负责收粮和换粮。 换粮就是用去了壳的五谷,换没有去壳的粮食。 有专门的大小斗来衡量,童叟无欺。 只要衡量的大小斗,没有问题。 赵风就不担心没人换。 因为去壳也是需要人力、物力的。 对于世家之人来说,花费了人力、物力,把五谷去了壳。 得到的可食用粮食,跟赵风交换所得的粮食,重量是一样的。 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去费力不讨好呢? 世家之人,包括在世家做杂役的人。 是不会吃那些,在去壳过程中,被碾碎的碎米。 这些东西都是下等人吃的。 也就是佃户之类的人吃的。 一般年景好的丰年,特别碎的碎米,连农民自身也不会吃。 灾年是没办法,只要能吃,什么都吃。 这些碎米,对于赵风来说就不是问题了。 小麦是直接磨成粉末,制作成包子、馒头、油条。 栗米则是直接磨成粉末,制作成米粉。 以后可能还会分出河粉、米粉等各种粉类。 人工舂米去壳,大约是六成完好的粮食,三成半的碎掉的粮食,半成无法去壳。 赵风发明了用脚踩的方式舂米,节省了大量人力。 舂一石米,时间上也节省了一点。 改良后的舂米去壳,大约可得完好的粮食五成半,其余全是碎掉的粮食。 对于其他人来说,赵风这种改良技术没什么卵用。 但是对于赵风自己来说,就挺有用的。 因为赵风会把碎掉的粮食,再次加工碾成粉末,之后二次加工制作成包子、馒头、米粉等。 在制作技术不泄密的前提下,赵风觉得粮店是一个双赢的店铺。 当然,两家粮店具体会带来多大的效益,赵风现在也不清楚。 但赵风认为,应该会比较可观。 翌日。 赵风一大早就去了军营。 辰时三刻。 田元、伏承就带着人和契约来到了军营。 见到赵风。 田元行了一揖:“根据我们商量好的。” “我现在带人来挑人了。” “地契就放在这里,赵县令可以自行查看。” 赵风点了点头,一挥手:“你们去挑人吧。” 说完,赵风就没去管他们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