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 道别 (第1/2页)
一日黄昏,在北朝都城中京北部高郡陵县谷阳乡的茅屋门前,几个少年端着食盒,正敲打院扉。不一会儿,一个老者和老妇、孙女儿从正房出来,走过院子,开门招呼少年。 为首少年约十五六,清眉俊目,姓孙名云字子细,合揖道:“老师久等了,我们刚从杨炯家取了食盒过来,正热呢”。子细之后,是四个少年。二师弟李辰(字卫明),个头高挑,白面细目。三师弟吴坚(字仲襄),体格魁梧,浓眉炬目。四师弟杨炯(字子方),细眉圆脸。五师弟王先(字叔智),大眼虎牙。他们都在老者门下学武,已有多年。 老者名田恒,已接近六旬,清瘦朗目,说:“正好,都进来吧”。老妇也道:“我也刚从后院摘些鲜菜、嫩葱,蘸酱吃。”孙女俪儿,刚到十三岁,清丽开朗,接过大师哥的食盒,一边让并和大家打招呼一边说着谷酒刚热好正等大家的一些话。 院子很大,是大家练习武术的地方,篱墙边有些简单的刀茅器具。大家进屋在大八仙桌上摆好食物,一番忙活后师徒爷孙开始叙谈畅饮。 田恒举杯说:“这次本来老师张罗想请大家,为大家祝贺,还是让炯儿麻烦了。” 炯忙说:“没什么麻烦的,我家在县城有饭店,正好有厨下,顺手就能做了。再说师母在家做,食材辛料也不好齐备。”大家附和说,怎么能让师母受累呢。就要分别,还没报答老师几年教武恩德,正是弟子孝敬才对。 客气过后,田恒继续说:“这次乡里举荐,你们大伙还有俪儿都获得去京城参加太学考试资格,多亏先儿父亲和县里疏通,让大家有机会走入仕之路,我也谢谢你父亲了(王先连忙摇手谦让),不过能不能过州试还要看你们的造化。但我想凭大家乡试的成绩,应该不会有问题。”顿了顿又说道:“可惜,我也老了不能到京都继续教导你们,而且我的家学大部分已经倾囊所赠,剩余时间要靠你们继续磨练和领悟,还有不断拜师和求艺才能有成。再说,走仕途以儒学为主,武学只是你们的私学防身之用。此外,今后的仕途入门,你们求学之后还要经过秀孝策试,不过那还很远,先不必考虑。俪儿丫头愿意和你们上太学,我也不拦着,但也是修身养性,以后还是早些回来成亲守家。现时各地又风起云涌,起义不断,尤其以北边六镇为最,一时还没个太平。我也希望你们都早安家,有个安稳。” 聊了一会儿,田俪问道:“叔智哥哥,你叔叔在县里做中正,你多少知道太学的事吧,我们今年太学要收多少学子啊,能分几科?” “还是和往年一样,中京开三学。皇宗学,专为皇族开的一班。国子学,专为鲜族开的一班。还有太学二班,上班皇亲国戚班,下班士族望门班。各州只开太学一班。我们郡因属于京城州所,要去都城太学,而且中京太学招学名额是一般州的3倍。还有我们豫国30多州现在只剩下6个大州开办太学,而且各州私学盛行。还听说各州太学入学容易,但今后入仕策试难度大,举荐秀才孝廉人数少。分科么?皇宗学、国子学、太学上班除经学外,还开设君子学,下班开设术学、剑术,两班还有选修的佛学、黄学和内经。” 吴坚问:“什么是君子学和术学啊,为什么这么分?” 李辰说:“我知道一点,前文祖把鲜人八姓和汉人四姓定为贵望以来,为了让鲜人贵族提高修养,特意开设了国子学,后来与太学合并但分了班。他们设君子学,主要有琴棋书画,有时候还有玄学,请各地私学先生还有南朝名士教授,以后他们入仕主要是清官。下班学习数术等学主要是做作职事繁重,俸禄少难升迁的浊官,学习技击是有的要进入虎贲、羽林的武职。” 田俪问:“卫明哥哥,你家朝里有皇族亲戚,你能不能进到上班啊?”卫明说:“听我父亲说已经走动了,这两年北部六镇闹事,贵族子弟进太学人少了,可能有眉目。”田俪说:“太好了,如果你能进去,就好好学些琴技,课余交我。”“呵呵一定” 孙云说:“老师,一直你说我们师承的事情要在合适的时候告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