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张奂上书言安抚,窦武结党引为援(下) (第1/2页)
建宁元年,窦武因灵帝年幼,与宦官过往密切,未免灵帝被宦官迷惑,便上奏窦太后,言灵帝正当致学之年,宜择选鸿儒教习儒术。 窦太后恩准,下诏太傅陈蕃及三公,挑选精通儒学的海内名士,入宫教授灵帝。三公秉承窦武之意,举荐杨赐、刘宽、张济三人于华光殿中侍讲,教授灵帝。 杨赐乃当代弘农杨家族长,其祖父杨震、父亲杨秉皆官至太尉,杨赐本人也以忠正闻名,又精通儒学,门生无数,名扬海内。杨赐因其名望与家世,得窦武、陈蕃举荐,先后升任少府、光禄勋。 刘宏自登位之后,窦太后临朝听制,其父窦武以大将军之职辅政,窦氏父女独揽大权,然而宫中宦官也因窦太后宠信,气焰越发嚣张。 曹节、王甫等人勾结灵帝乳母赵饶,早晚侍奉与窦太后左右,极尽所能,百般阿谀奉承,讨得窦太后欢心。窦太后欢喜之余,多番下诏封赏宦官及其子弟,封爵拜官者甚多,引得窦武、陈蕃记恨不已。 是夜,陈蕃、刘瑜二人联袂拜访大将军窦武,苦谏窦武诛除宦官,怎奈窦武犹豫不决。 “大将军,宦官于宫中兴风作浪也罢,如今更是四处安插亲信子弟,遍观朝野内外,宦官党羽密布,无所不在,朝中公卿早已不满,天下士人愤恨已久;大将军身系辅政重任,又有太后为倚仗,此时正当攘除jianian邪,匡扶朝政,请大将军早做决断”,陈蕃见窦武摇摆不定,正色拜请道。 窦武为难道:“宦官弄权,朝堂不宁,老夫岂不知晓?怎奈宦官党羽遍布,老夫势单力孤,何况朝堂方安,不宜再起动荡,不如暂且忍耐,日后再图大事,也是不迟。” 刘瑜当即劝道:“昔日梁氏、邓氏荣耀一时,权势滔天,却也难逃宦官毒手,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而今窦氏兴盛,朝臣信服,宦官岂会轻易妥让,只怕此时大将军犹豫未决,宦官已然定计图谋大将军;若是大将军肯号召除宦,天下士族公卿,势必闻风响应,群起助力,争相依附大将军,共图大事,大将军亦将美名远播,流传后世。” “老夫身居大将军要职,辅政之臣,有迎立之功,何况太后乃我亲女,宦官焉敢图谋于我”,窦武轻笑道:“呵呵,季节之言,有些危言耸听。” 刘瑜不仅不怒,反而笑问道:“太后近日连番下诏,封赏宦官及其子弟,不知太后可曾与大将军商议?” “这倒未与老夫商议,不过既是太后旨意,自当遵从”,窦武嘴角抽搐一下,尴尬笑道。 刘瑜严声说道:“封赏臣子乃朝政大事,而大将军身为辅政大臣,太后却受宦官蛊惑,直接绕过大将军,若是任由宦官作祟,长此以往,大将军父女必然失和,届时恐大将军于朝堂之上,再无立足之地,身家性命堪忧。” “啪”,窦武双手拍案,低头不语,半晌之后,询问道:“那依你二人之见,此时该当如何?” 陈蕃恭请道:“昔日迎立天子之时,大将军曾许下诺言,解除党锢,启用党人,不知大将军可还记得?” 刘瑜见窦武尚有迟疑,上前劝道:“昔日党锢之祸乃宦官诬陷,党人皆为忠贞义士,国之栋梁,大将军若解除党紧,党人自会铭记大将军恩德,奉大将军为首,共同驱除宦官,甘为大将军所驱驰。” “若是重新启用党人,大将军声势必如日中天,宦官焉敢抗拒”,陈蕃笑道。 窦武迟疑半晌,决然道:“好,就依你二人之言,明日朝会之际,老夫奏明太后,解除党紧,重启党人,日后还望二位多多辅助。” “大将军英明,我等自当竭力相助”,刘瑜、陈蕃满面喜色,当即拱手大笑道。 次日,金殿之上,窦太后、灵帝端坐殿上,众臣尚未进言,窦武当先奏道:“太后,如今新君方立,政事纷繁,而朝中人才匮乏,当征召天下贤良之士,共同辅佐新君。” “大将军躬亲为国,哀家甚感欣慰,不知大将军欲征召何人入朝?”窦太后淡淡问道。 窦武回道:“昔日因党人之祸,忠义志士多有无辜蒙难者,以致天下士儒无不寒心,避居山野,此乃我朝之不幸;如今新君初立,当解除党人禁锢之令,择贤良入朝重用,四方英才必闻讯而至,竭诚辅佐,共创盛世,则太后幸甚,陛下幸甚,大汉幸甚!” “太后,万万不可如此”,尚书令廉忠当殿反对道:“党人禁锢之令,乃昔日先帝诏令,今朝堂方安,岂可废弃先帝教令,为人诟病,请太后三思。” 中散大夫樊陵附奏道:“昔日党人意图不轨,结党乱政,妄言非议,危及朝纲,惹得先帝恼怒万分,若是启用党人,势必再度为祸朝野,扰乱天下。” “樊陵小人,休得谗言诬陷”,陈蕃闻言大怒,喝斥樊陵一声,上前朗声奏道:“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