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一章 祭鼎 (第1/1页)
什么是年节呢? 就是过年。 那什么又是过年呢? 一千个炎黄人会给出你一千个答案。 或吃、或喝、或玩、或乐。 但是即便这些答案千奇百怪五花八门,里面都必定会有一个词语。 团圆。 一家子人团团圆圆才叫过年。 朴素的炎黄人的朴素观念朴素的延续了无数年,从未更变。 不管离家多远,不管家在何处。 过年了,总要回去的。 爬也要爬回去。 于是在凡间的这个日子里,在这个日子的一个月里,炎黄人自这个国家的东西南北展开一场旷古烁今的大迁徙。 那些白皮肤、黑皮肤和其他黄皮肤的种族从来都很好奇。 为什么这些炎黄人可以这样的坚持。 不管是乘飞机也好,坐火车也罢,甚至于自己骑摩托车也要不辞辛苦的辗转成千上万里。 所以他们根本不懂炎黄人。 所以自太古而上古再到今古直至现代,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从未屈服于任何不认可这片土地文化的种族。 炎黄人就是炎黄人。 炎黄人就要过年。 多么简单。 巫子是炎黄人。 大巫们也曾经是炎黄人。 或许他们现在已经脱变成更高等的种族。 但是他们骨子里依然是那个不变的——炎黄血脉。 所以巫子出了巫殿之后发现,今日的茅山多了一种别样的气氛。 那是喜悦、那是欢乐。 那是团聚的味道。 除了黑色的巫殿与白色的雪花之外,茅山终于又增添了另一种颜色。 大红。 炎黄红。 今日里的巫殿有了大红色丝绸制的鲜花,有了大红色的大灯笼,有了大红色的招魂幡。 甚至好些外面走动的巫傀儡今日里都穿着大红色的衣裳。 这幅场景让符夏一时恍惚,如若重临凡间。 直至被性急的符冥拽着袖子往前拉扯着走,巫子才回过神来。 “符夏哥哥,符夏哥哥,快走快走。”小符冥脸蛋涨的通红,拽着巫子前行。 “啊?”回神的巫子被拉扯着踉跄前行,他毕竟年纪比符冥大,跨距比小丫头要多不少,走了两三步终于调整好步伐跟符冥保持了一致。 这时候的符夏终于有机会问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我们这是去哪里?” “祭祀祖先啊!祭祀祖巫、巫神。”符冥一边拉着符夏走一边叽叽喳喳的给符夏哥哥解释:“过年总要祭祀先人的嘛!” “快点快点,符夏哥哥,巳时就要开始祭祀先祖了。今天是符夏哥哥第一次参加年祀呢!符夏哥哥有眼福了哟。” “今天可以看到镇国鼎呢!” 镇国鼎! 巫族口中的镇国鼎就只有一种。 九鼎! 恰似一道惊雷劈在巫子心中,巫子瞪着眼睛矢口道:“今天可以看到九鼎?” 这个问题让符冥一顿,然后小丫头苦恼的摇摇头:“没有啦,没有九鼎。” “啊?”符冥的回答让符夏一头雾水。 走在两人前面的咒鬿大巫笑嘻嘻的回头看了巫子一眼,她又将头转过去一边走一边道:“当年三家分族,大夏留下来的家产都给均分啦。” “九鼎自然也是三家一家一份。刚好每家三个。” “所以今天巫子可以见到镇国鼎,不过自然不是九鼎,而是三鼎。” 三鼎——么。 镇国鼎到底是什么样子呢的? 符夏满怀憧憬的跟着两位大巫和符冥一起继续前行。 偶尔有其他大巫或者巫子巫娘们也恰好出了门,于是不大一会儿这个队伍的人数就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 当走到符宗大门口的时候,大宗令符陵已经领着几位大巫在门口等了许久了。 众巫们规规矩矩的在门口停下,然后以大宗令符陵为首,符宗剩余三位一代大巫:蚺、虬、箓靠后一步。 二代大巫再后,二代大巫之后就是第三代的巫子巫娘们。 依照这个次序,符陵领着符宗大巫们继续往幽冥殿前殿广场走去。 咒鬿大巫混在符宗二代大巫的人群里,也没回去咒宗,就那么老老实实的跟着走。 走了不大一会儿,远远地可以见到对面咒宗的所有巫们也由大宗令咒怨领头对向走来。 当两宗大巫们在前殿广场上集合之后,咒鬿大巫顺势多走了几步混进了咒宗二代大巫的队伍里头。 广场上早就被巫傀儡打扫的干干净净,大匹大匹的红色丝绸裹在广场四周的黑色石柱上,为这片黑色增添了喜气。 两宗大巫左右分开排成两排之后面向前殿大门处站好。 许久未曾露面的幽巫尊符咒独自站在最面前的正中间位置,他的前方是同样许久没露面的婴、胧、腘三位大巫公和那两位本来应该在尸皇涧最底层轮值守卫的符衍、符趄两位大巫公。 五位大巫公抱团站在一起,他们和巫尊隔得有些远。 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巫尊和五大巫公之间的气氛隐隐还是很僵。 当两宗大巫们出现的时候,五位大巫公不动声色的环视了两宗大巫一眼,实则他们五位的目光都落在符宗尾处巫子符夏身上。 巫尊面色平静,波澜不起。 两宗大巫们眼观鼻鼻观心的分列站好之后,趁着年祀还没开始的空挡开始互相隐晦的使眼色交换彼此的想法。 巫子符夏没有在意这些细节,他站在符宗尾处,眼睛死死的盯着巫尊面前那三口巨大的鼎。 这也是巫子第一次窥见镇国鼎的真容全貌。 那是三口九尺宽、九尺高的圆形大鼎。 青铜色的斑驳铜锈胡乱的裹在鼎上,掩盖了这三口大鼎的真正容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