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啤酒结义 (第1/2页)
抬头望向天空,厚厚的云层阻隔了阳光,不知不觉,神州大地已经悄悄泛起阵阵寒意。翻开月历,才知立冬将近,时间宛如白驹过隙,仿佛只是一转身的工夫,便已年穷月尽。连顾纬越自己也不察觉,原来自己在南昌已经待了个把月。在这段日子里,他没有往别的地方跑,每天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早上与两兄弟到火车站旁的仓库当他们的出入库员,晚上就回“宿舍”,睡前还跟邹嫣颐发上几条信息,互通近况。 在这里要说一下这个所谓的宿舍,其实就是那个二十块一天租床的地方,因为那里无论如何也不能称之为招待所或旅馆,所以顾纬越就姑且称之为宿舍。 可能因为这个棲身的地方挑得实在有点诡异,有些时候他甚至还可以选择留在仓库当个临时守夜保安,生活极为低调,所以他在这一个多月来都过得十分安稳,哪怕是前段时间,国庆的时候,南昌火车站附近严抓治安,他也安然无恙地度过。 以他的观点,就是如果一个人想要在这世界上藏起来,他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能有太多的欲望,因为欲望越多,就越容易暴露自己,正如警察界常说的一句话:只要你一天还在道上混,就不怕没有逮着你的一天。遇虎的都是因为上得山多,遇鬼的都是因为夜路走多,也是在阐述着同样的道理。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还得说他把自己的头发剪成一个一个疙瘩,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老戴着帽子时,他就会把帽子脱下,说自己得了什么头皮癣,怕传染给别人。他还经常有意无意的在人前脱下帽子,久而久之,身边接触的人也就没有对他戴帽子这个行为产生怀疑。 这一天,他跟往常一样,与那两兄弟一起来到仓库上班。经过仓库大门的时候,他还把两个热腾腾的馒头丢给看门的保安。这保安叫崔建民,将近三十岁的一个男人,工友们常戏称他叫“吹牛哥”,因为他老吹嘘自己的亲哥在湖南做着很大的生意,赚了很多的钱,名车十多台,别墅好几栋,女人更是一天换几个,出入都有好多人跟着。然而当工友们问及他哥是做什么生意的,他却答不上来,只说他哥每个月都会给他寄钱,只是这个月不知为何,不但钱没寄来,而且打电话还关机。 当然,工友们都只当他是吹牛,没有一个把他说的话当真,这让他无比郁闷,像得不到认同似的。顾纬越倒也无所谓,反正吹不吹牛也不关他的事,他只是想碰上有人查宿舍的时候,能在保安室里待上一晚,这就是他跟这个保安混熟的原因。再者,保安经常看着人们出出入入,能认人,要是想打听哪个是哪个,只要问上一问,保管问得出来。 顾纬越与两兄弟忙活了一上午,搬运这活儿可把他们累得够呛,尽管这天气已经开始冷了,但他们依然大汗淋漓。他们仨经常让工友们调侃为仓库三排骨,身上没几斤rou,他们也老是互嘲对方的身材。不过若论到卖力,他们仨也算比较拼命的,没有比别的大块头少干些什么,所以仓库才乐意继续聘请他们。 吃午饭的时候,他们三个随便找了个角落,往地上一坐,就开始啃他们的青菜白饭。虽说这伙食有点不尽人意,但他们三个干了一上午,吃起来可是比饿狗抢什么还来得香,一轮狼吞虎咽,盘子般大的饭碗里颗粒不剩。 吃完饭,三个人坐着聊了起来。 顾纬越倒来了三杯水,给兄弟俩一人一杯,道:“对了,你们之前不是说要找人来着?现在找得怎么样了?”弟弟摇了摇头,叹气道:“这偌大的南昌,人海茫茫,哪有说找就能找得着。”哥哥接过话说:“别说人海茫茫,就算整个南昌只有我们哥俩和要找的那个人,也不是那么好找。” “你们怎么不试一下登报纸或者是寻求什么媒体帮忙呢?”顾纬越问道。 这时候,那保安崔建民走了过来,掏出烟一人派一根,笑道:“三位排骨侠,在聊什么呢?” 顾纬越指了指那兄弟俩,道:“他们俩想找人,可一直没找着。”崔建民说:“你们俩想找人呀?我说你们真是rou眼凡胎,这庙就在眼前都不来烧炷香,求个签。” “你能找人?”两兄弟不约而同的问道。崔建民摇起手指,说:“不,我可没有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