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八章下一个问题是,学派如何? (第1/1页)
说完这样的话,没再开口,也没有走。就留在那里思考着接下来应该面对的问题。 就像是他说的那样,他现在非常忙,忙着他的教育事业。 当然同时,刘玄德也非常开心。因为他的忙碌而开心。 因为在这之前,他根本找不到那么多人来实现自己的伟业。 那些通过科举的士子多半不会愿意担任“乡校老师”这个职务的。 毕竟这个职务无论刘玄德宣传的多好,多么高尚,多么伟大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地位与权力低下。 如果从军的话,如今是乱世啊,从军拼杀出来,说不得封侯拜相都有可能。 如果从政的话,现在刘玄德已经掌控了冀州,蝇附骥尾而致千里什么的,大家能获得一个好前程。 然而当乡校教师有什么用? 教一堆流着鼻涕的傻孩子,有什么用? 他们能为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吗? 桃李满天下。 如果是旧时代的那种师徒弟子的关系的话还好。那些弟子成功之后,会为自己带来种种的名利好处。 但是刘备这种学校,这种大规模的普及教育很明显不会有那种好处。 所以凭什么? 你刘备愿意搞这个是你自己愿意。我们可不会自甘堕落。 无论是世家子,还是寒门士子。归根到底都是“士”是高贵的知识分子。像刘玄德这样会屈尊降贵的家伙,很难找出第二个。 所以在这之前,刘玄德虽然很多次想要扩大他的教学规模,但是不成功。 一方面是权力地位不允许。毕竟在汉代,讲学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这个大儒,那个大儒的讲学没问题。相对来说,刘玄德还不够格。 另一方面就是没有足够的人手帮忙。 而这一次,人手有了。 在刘备的计划中,与上千名农稷从事与农事吏一起,前往冀州各乡的,还有同等数量的文学从事,以及数千名文吏——这些人拿到了刘备打包带走的一年级教学课本,教具,以及一笔教学经费。 这些文学从事与文吏里面,有一百余名刘玄德的学生与门客,一百余名被刘玄德打动,自愿前往各地的寒门士子,还有三到四百名退伍士兵。他们大多因为之前的战争身上多了一些残疾。 剩下的大部分仍旧是被逼迫的世家子。 ——这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真的。再没有比获得了这么多知识分子,让他们给自己效力更让人觉得舒服的了。 当然,刘备与其他人商议之后,也确定要做两件事。 第一是巡查定期巡查,考核,以确保这些被逼迫的世家子老实工作。 除了教导学生们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确保这些混蛋,不会污染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变成如世家子那样追逐名利的怪物。 “这一点比较困难。”刘备的心里面这么想:“如果可以的话,我很不想让那些人去教。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心里面这么想着,他稍微有点感叹。 他几乎可以料定,那些不甘心的世家子中,会有人借这个机会,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孩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