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六度与末日 (第3/3页)
件事会发生的机会肯定是零--大气层里已经存在的高浓缩物质仍然意谓着全球的温度将会增加0.5至1C。地表的气温只增加一度,人类的肌肤几乎感觉不出来,但人类的肌肤是否感觉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地表的变化,因为全地表的平均气温增加一度,将意谓着气候的巨大变化。 六百年前,当时的世界的平均气温就比现在高出一度,而现今美国农业的重心,内布拉斯加一带,在当时全是沙漠。在1930年代,内布拉斯加又经历短期的干旱:表层的土壤被风吹走,而数十万难民跟随着被吹走的尘土迁徙到不确定是否会欢迎他们的西部地区。因此,增加摄氏一度的暖化的效应,几乎不需要什么想象力。 「美国西部将会再度遭遇常年的干旱,其程度将会比1930年代更糟。特别在内布拉斯加将会再度出现沙漠,还有蒙大拿、怀俄明、与亚历桑那、北得克萨斯、与俄克拉何马州都会出现。尘土与沙暴将会吹过前草原区、农场、道路以及整个城镇都会被覆盖,并将白天变成黑夜。」 对美国已经够糟的事情,对于靠近赤道的贫穷国家则将更惨。哈德利中心估计摄氏一度的暖化,到了公元2100年,将会把三分之一地表上的淡水完全翦除。当然我们早就知道这意谓的是什么。林纳斯描述2005夏天所曾发生的事件:「一条河川支流水位降得过低,以致于数十英哩裸露在空气中的河岸完全干涸,变成沙丘,风吹扬起厚厚的沙尘暴。村民绝望地探向河里,只见到炽热的泥巴,而不是潺潺流水;政府不得不出动军队把食水带到河流上游的部落里--用的是直升机,因为这条河的水位太低不足以行船。」他所谈到的这条河流,可不是英国塞瑟克斯郡名不见经传的小溪,而是亚马孙河。 2005年面临大旱的亚马孙河。 而当热带地区在灾难边缘徘徊之际,北极则早就走上不归路了。在南北极地区,暖化的速度比起全地球平均更快,其结果就是北极的冰帽与冰河在最近四十年里已经失去四百立分公里体积的冰。永久冻土(permafrost)--就是已经冰冻数万年的土地--正在解冻为泥巴与湖水,「建筑物、道路、管线下的土地正在崩溃,整个区域都极不稳定。」就在北极熊与因努伊特人从地球的顶端挣扎求存的同时,先前的预言则看起来比较乐观了。林纳斯说:「之前的雪融,意谓更多夏季的热能将会释放到空气与地表,而不是转变成融雪的用途以积极回馈的效应升高气温。而从前荒凉的苔原长出了灌丛以及森林,意谓着许多热能将被植被所吸收。」 阿拉斯加的房子变成危楼,因为土地开始解冻。 而海洋中的暖化速度更快。「白雪覆盖的冰反射了百分之八十的阳光热能,颜色较深的海洋则会吸引95%的辐射能。换言之,一旦海冰开始融化,整个过程就会开始不断反馈加强。更多的海洋表面将会曝露在阳光下,吸收更多太阳能,升高海水的温度,并且让明年冬天结冰的可能性更形降低。短短一年之中,所谓的永恒冰山就消失七十二万平方公里,证明了地球变化的快速。如果你曾经好奇,地球走上灭亡的不归路时期感觉起来如何,那就是现在。」 山岳也开始崩裂。在阿尔卑斯山区,高于三千公尺的地区乃由永恒的冻土来维持其稳定。然而在2003年夏天,融化区却上攀至四千六百公尺,比马特洪峰的峰顶(4,478m)还高、而几乎与白朗峰(4,808m)齐高。凝结冻土的水份开始融化时,造成岩石松动下滑,死了五十名登山客。当温度持续上升,不只是登山客要逃跑了。林纳斯说:「山下的城镇与村落都有危险,有些市镇,像是瑞士东部的庞特里希纳(Pontresina),已经开始建筑城垣工事来阻挡石块。」 马特洪峰 而在另一方面,低洼的珊瑚礁所构成国家,像马尔地夫,最好做好被被淹没的准备,因为海平面开始上升;而大陆的海岸--特别是美国东岸、墨西哥湾、加勒比海与太平洋岛屿以及孟加拉国湾--将会面临越来越强的台风,因为海水温度升高的关系。2005年袭击纽奥良的飓风卡崔娜,加上地震与洪水的冲击,所预言的是未来海上台风的规模。 林纳斯说:「最令人惊讶的,是看到脱掉文明的外表后,人类的行为。大部份的受害者都是穷人或黑人,只能靠自己求生存,而警察不是加入坏蛋抢劫的行列,就是逃走。危机发生后四天,人们只能挤在城市的巨蛋中,生活在快要满出来的马桶旁边、人类的尸体就在旁边腐化,而拥抢自重的帮派份子把持仅剩的食物与食水。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场景,就是一架直升机只降落几分钟,上面的人抛出食物包裹与水瓶,然后好像逃离战场一样匆匆起飞离开。年轻人争夺食水,而怀孕的妇女与老人只能眼睁睁在旁边看,这一幕好像是第三世界的难民营,而不是美国的大都会。我想,别怪他们,人类绝望的时候就会像他们一样。」 避免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一度的机率:0。 地球温度增加摄氏两度:欧洲人因热浪而死;森林发生大火;压力下的植物不再吸收二氧化碳,而是释放它;地球上有三分之一的物种面临死亡的威胁。 增加摄氏一度到两度之间的结果 到了这个阶段,预估将在四十年内发生,2003年发生在欧洲的炎夏将会变成每年发生的正常现象。所谓的热浪都将会是沙哈拉沙漠一样的热度。即使在平常的年度里,人们都会因为热衰竭而死亡。 林纳斯表示:「第一个征兆将是非常微小的。你大概只觉得有点恶心、头晕以及心情烦燥。情况也不严重:你可能在阴凉的地方躺下来一个小时,喝点水就没事了。但是2003年8月的巴黎,找不到什么阴凉的地方,特别是对老人家更是辛苦。」 「当体温上升到四十一度,体内热调节的系统就会开始崩溃,不再排汗、呼吸变得浅而急促、脉搏加快、而中暑者可能会休克。除非采取紧急措施为人体降温,大脑将会缺氧,重要的人体器官会衰竭,此时除非加强急救,否则就离死亡不远了。」 「而在2003年夏天,巴黎市的急救设施无法挽回超过一万名市民的生命。停尸间没有空位,而每晚都不断有尸体涌入。」那一波热浪大概带走欧洲两万两千到三万五千条人命。那一年的农产品也受到严重的损害。农夫损失了价值一百二十亿美金的作物,单单葡萄牙一国,就得忍受价值一百二十亿美金的森林大火损失。意大利的波河、德国的莱茵河、法国的罗尔河,水量都缩减到历史新低。平底船随处四散,灌溉与发电的水量都不够。阿尔卑斯山的融化速度不但创下历史新高,甚至比1998年的纪录高上两倍:有些冰河失去了百分之十的体积。根据哈德利中心的估计,到了2040年,欧洲的夏季超过一半以上的时间,会比这个纪录更热。这种极热的夏天将会导致许多人的死亡,可能会把数字上推到数十万。农作物在田地里热死,而森林将会死亡或者燃烧殆尽。即使如此,这种短期的结果还不是最糟的: 「从北欧的山毛榉森林到地中海的长青橡树,2003年的热浪让全欧洲的植物生长减缓,然后完全停止。植物不再吸收二氧化碳,反而开始吐出它。当时欧洲的植物吐出了大约五十万吨的碳化合物到大气层之中,大约是全球排放量的十二分之一。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正向回馈,因为它代表了一旦温度升高,森林与土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会升高。如果这种根基在土地的排放量长期不消减,全球暖化的作用就不可控制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