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尖兵_第三十三章陈常捷教学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陈常捷教学法 (第1/2页)

      七七事变当夜,在我办公室小酌的五个人中,话最多最兴奋的就是陈常捷。他滔滔不绝地向我们描绘了军事委员会与晋省晋阳兵工联合代表团对酒泉兵工厂的羡慕嫉妒恨赞美向往夸。陈常捷本来也是我从晋军中挖过来的,他是福建人,1892年生,保定军校一毕业就去了晋军,从实习排长一路干到1926年的旅参谋长。

      我在穿越前就久闻陈常捷大名,此人是晋军中第一猛将,如果付佐仪那帮后来自立门户的绥远军不算晋军的话。

      真实历史上晋省抗战最关键也是最大规模的会战是残酷的忻口战役,日苯陆军总指挥板垣征四郎率领号称钢军的第五师团与精锐的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合力攻击诸夏国陆军坚守的忻口。日军不愧是精锐,一个冲锋就实现了中心突破,占据了南怀化阵地。为了夺回南怀化,后来被盟军和日军敬畏的魏力煌将军派出了抗日英雄郝锡九军长和名将陈常捷这对梦幻组合反攻,激战中,不幸郝锡九殉国,陈常捷接过前敌指挥权,在最重要的中部主战场与日军反复争夺,双方激战半个多月,血流成河,尸积如山,日军主攻部队竟然多次打光,不得不三易联队;陈常捷也打光了自己基干部队,但他指挥有方,沉着坚守,硬是用东拼西凑的残兵在南怀化红沟的血rou磨盘战斗中坚决守住了阵地,一战成名,由于忻口战役参战单位有晋绥军、中央军、八路军、川军、西北军、秦省陆军等等,陈常捷善战之名,传遍了诸夏日苯两军,奠定了他抗日名将的不坠威名。

      北有忻口战役,南有淞申战役,能在这种民族生死存亡的大战中,像陈常捷这样杀出威风的,古往今来没有几个人。他是像当阳桥前一声吼,喝断桥梁水倒流的张翼德那样的猛将兄,而能为民族而死战不退,这份光荣又远超张翼德。

      穿越到这个时空后,我一直对这位前世敬仰的名将念念不忘。终于我找到了机会把注重荣誉甚于生命的陈常捷挖了过来。说实在话,我这些年,被陈常捷折磨得够呛。我不是说他没符合我对他军事能力的期望,而是,他太符合我对名将的期望了,所以给我带来麻烦很大。

      首先是求战欲望强烈,太强烈了。九一八的时候陈翼德(我们给他起的绰号)看了西北边防军为准备抗战事告全国人民书后,他热血沸腾,就跑我这儿来了请命去参加东北义勇军,哪怕当个小兵也愿意。

      后面这几年我就得忍受他一系列的请战书。从一二八到察绥到长城抗战,要求去参谋局四处(情报,当时负责对东北秘密工作)支援东北抗联更是他家常便饭,这厮对作战的爱好后来还发展到国际去了,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他居然请求我派他去国际纵队,他说国内捞不到打日苯,去欧洲打伊达利也能练练手。烦的我呀,一有对日冲突,我就恨不得把他打发到红色露西亚军校去出差,省得耳根子不清净。

      然后,除了作战,最大爱好就是带兵练兵,一天到晚的下部队,仿佛老婆不存在,恨不得抱着挺轻机枪睡觉。我觉得嘛,与其让他老是到我这里来吵着打仗,不如给他找点儿事儿分散精力,就嘱咐他把晋军训练的方法总结下,西北边防军要吸收中外军队的优点,总结出自己一套训练方法来。这老兄听了觉得有理。就立刻身体力行,下连队。

      西北纵队在1926年击败镇嵩军,解围西安后,就是陕甘(宁夏青海后来才建省)的剿匪作战,1927年,基本上把盘踞西北多年的很多土匪一举剿灭。到陈常捷加入西北边防军的时候,西北已经有几年没打仗了,这就面临着和平时期如何练兵的问题。而且,三十年代初,正是西北边防军更新制式装备的高峰期,重型*炮、新型山炮、重迫击炮、轻迫击炮、轻机枪、爆破筒、刚定型的制式步枪、单兵携行具以至于钢盔、胶鞋,对于部队来说都是新事物,我军当时有红色露西亚顾问帮助我们传授红色露西亚红军的训练经验,但是我们的装备和露西亚红军并非完全一致,虽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