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尖兵_第三十四章风紧云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风紧云急 (第2/2页)

谋本部作战部作战课公平匡武少佐纷纷于上个月和本月来到诸夏国北部考察、开会,其中冈本和公平都重点视察了卢沟桥(我的对手,日苯陆军参谋本部第一部部长石原莞尔一眼就看中了卢沟桥作为巡视重点,他敏锐地感觉到那里要出事)。公平匡武一行在卢沟桥上差点儿和二十九军哨兵打起来。这些视察人员们的报告对华北局势评估很严峻。6月8日永津佐比重大佐(参谋本部中国课长)有关中国形势报告说:

      蒋介石政府领导的新生活运动,现已转变为国家军事的总动员运动。他们过分相信自己。因此,必然要出现对日轻侮的行动。当前正想依靠英国充实其军备的财源,并极其关心解散冀东政权。

      6月9日柴山兼四郎大佐(陆军省军务局军务课长)中国视察报告说:

      当地攻击日军的宣传十分强烈,第二十九军上层人员对日本虽有所理解,但中层以下人员对日抱有强烈反感,约三分之二是抗日派。冀察的一般情形也是如此。

      6月18日冈本清福中佐(陆军省军务局军事课高级课员)奉命向中国驻屯军重新传达旱已指示过的中央方针,以打通思想,再次告诫,严禁出现类似谋略活动的行为等。其归国报告中有如下一段:

      中国驻屯军全然未见有何行动,但根据日中之间反感日深的事实,预料从中国方面可能出现某些挑衅行为。因此,到那时必须有采取断然措施的思想准备。

      五月中下旬的两个星期,日苯陆军参谋本部在次长今井清中将带领下,在伪满洲国进行参谋旅行,结束后命第三课公平匡武少佐和课员井本熊男大尉(后升大佐)到华北视察,视察了天津、张家口、包头、大同、大原、石家庄、济南、青岛附近的地形,于6月末返回东京。当时各地诸夏国官宪对日军已经采取了严防死守,这两位日军巡视员路上经常时有置身险境之感。特别是在芦沟桥上听取前宋哲元军事顾问樱井德太郎少佐的讲解和视察一般地形时,险些受到中国士兵的拘留。芦沟桥附近日中两军完全处于一触即发之势。”

      李兴中深深吸了一口气:“四处真能干,这种情报都能搞到手里。”我看了他一眼说:“这些情报来之不易,你们一定要保密。”

      当时西北边防军的军情四处从不同渠道源源不断地汇总了各种情报,除了上述的不祥之兆,还有很多:

      从安排在燕都日本侨民中的谍报人员中传来消息:

      1936年6月26日,日苯佛教中最大的宗派之一——净土真宗东本愿寺派法主大谷光瑞访问燕都。

      近代以来,日苯佛教大为振兴,明治维新以后,日苯佛教在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参与政治事务,大有政教合一的趋向。随着日苯不断向外侵略,日苯佛教也不甘落后,配合军事侵略积极向外拓展。1876年,日苯佛教净土真宗东本愿寺派在各宗各派中首先到上海开教,于春申虹口河南路设“东本愿寺春申别院”,并以春申为根据地,开始了对中国全国的宗教扩张。随之,日苯佛教其他各宗各派也蜂拥而来,纷纷在中国各地建立宗教机构,积极推行日苯佛教独有的教义。其教义极富侵略性,如净土真宗东、西本愿寺派在华开教的基本目的是:“使中华归我真宗。”大谷光瑞到达燕都的第二天,即邀请当时正在北平的日苯驻华使馆助理武官今井武夫,到六国饭店密谈。大谷光瑞说:“日华两国的关系一年比一年险恶,长年纠缠,不得解决。我总希望能有什么办法打开这些险恶的局面。”并说明想听取今井武夫对华北局势的意见。今井武夫认为,当前的中国尤其是华北的局势已经十分紧张,日苯驻军早已不耐烦了,欲有所动作,“对这种事态放任不管的话,发展下去必然有爆发不幸事件的可能。”所以,他认为对于现今的日苯国策应予以认真考虑。大谷光瑞听后十分着急,认为驻华日军的这种谋略,完全违背与干扰了日苯中央统帅部的意图,说:“武官先生无论如何回去一趟,把刚才提到的意见向内阁总理大臣以及所有的阁员讲一讲,具体由我来安排。”遂匆匆赶回国内。然而,当大谷光瑞离开燕都经青岛回国,到达东京并向陆相报告时,正好是7月7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