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_第二百章 一条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章 一条鞭 (第2/2页)

拿起一个”说这个个头算半个。那个有虫眼,不能算。你交押化。他可以说棉花的成色不好。抵一半。你也只能回家再啦下六

    这还是轻的,最大的麻烦是缘役。因为田赋和人头税多少还能见到东西,县太爷赖不掉,继役可就不好说了,修河堤、给驿站当差、整修道路,这都是继役,完成了任务。就算完成了继役。么谁来判定你是否完成任务呢县太爷。

    这就是所谓的黄鼠狼看鸡了。遇到良心好的,还能照实记载,遇到不地道的,就要捞点好处,你耍没钱。他就大笔一挥没干,有意见这事我说了算,说你没干就没干,你能咋地。”

    孙淡本就是穷人出身,如今接触的都是上层建筑,眼界开阔。有高屋建锐的理论基础,又有地方生活经验,可说是理论和实践都来得。

    他笑了笑,石破天惊地说出一句话来:“陛下,依臣看来,大明朝的官除了一小部分品行较好的人外,大多数朝廷官员还是不地道的。是不值得信任的,有漏洞不钻,有钱不捞,这个要求实在有点高。臣老家有句俗话:有钱不要王八蛋。

    所以,旧有的税制对朝廷没有好处。全被地方包干了。”

    嘉靖面色突然一白,骇然道:“吏治真的崩坏到这等地步了。

    孙淡也不回答是否,只道:“没有相应的制度,好官也会变成坏官。陛下应该做的不是去品评官员的品德,追究其责任,而是消灭可能导致贪污的土壤。”

    吏治是得罪人的活儿,孙淡不想涉入其中,便打了酱油,将话题扯到另外一方面,又道:“陛下,其实实物税还有一桩坏处。”

    “孙卿你说嘉靖平息了胸中怒气,总算镇静下来。

    孙淡:“食物税最大的问题是成本太大,由于收上来的都是东西,且林林总总,花样繁多,又不方便调用。比如江淅收上来一大堆粮食,京城里吃不了,本地人又不缺,听说西北缺粮食,那就往那边运吧一算,粮价还不够运输费。那就别折腾了。放在粮仓里喂老鼠吧。更头疼的是,各地虽然上交了很多东西,除了粮食,还有各种土特产,中药药材等等,却没有多少银两。这些玩意放在京城里又占地方。每年光仓库保管费都是一大笔开支。”

    嘉靖猛地将饭碗摔在桌子上,怒道:“孙卿不说,我还真不知道这里面有这么多问题。依联看来。国库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消耗在物资转运保存和调集上面,这么显而易见的事情,前些年怎么没人想着要改

    改。

    联手下这些官员宁可让这些东西烂在库房里,甚至用来抵扣官员们的俸禄,也不肯想着变革。都是一群废物,国家每年花这么多俸禄养了他们,他们却不肯为君父分忧。要他们有何用处。”

    饭碗碎开,听到这一声巨响。太监们才慌忙跑过来收拾。

    嘉靖焦躁地站起身来:“不吃了。独乞了,吃了一肚子气。说一千道一万,根本还是在吏治上面。难怪杨廷和要联整顿吏治,淘汰多余的官员。”

    孙淡巴不得快点结束这场晚餐,道:“杨阁老的手法激进了些。臣以为,官员的不作为同他们的品德和才能无关,实在是现在的税制有大问题

    屋中总算掌了灯,照得明晃晃地。

    接过茶杯漱了口,皇帝这才道:“税制改革也不能急,太快实施也是要出问题的。”他虽然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可心机深沉,是个做事稳妥的君王。

    孙淡也觉得皇帝说的对,毕竟。对皇帝来说,当务之急是稳定权位。至于改革一事,也要等他权位巩固以后才谈得上:“陛下所言极是。不过,如今虽然不实行新税法,却也可以先做些调查,手头的资料多了,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一条鞭法虽然经过后来的张居正实施后。效果极好。可孙淡也不过是道听途说,具体实施起来是何情形他心中也是无数,话也不敢说得太满。

    “对,先调查下也好皇帝领:“孙卿,你就替联在顺天府调查一下,联给你一个特权,允许你查阅户部和顺天府积年的档案。你四处看看,再拟个章程上来给联。”说着话,他走到案前,抽开抽屉。拿出一大堆东西,一边整理,一边说:“本来,以孙卿的功劳,联应该给你一个,出身的。不过,孙卿志存高远,将来是要做联的阁臣的,还是依正途入仕吧。这一副王命旗牌给你,也方便你调阅相关文档

    照:新的一个月开始了,衣山尽想争一下分类月票,请大家多多帮忙。

    谢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