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四章 臣心坦荡 (第2/2页)
,明通州的事情,并,孙淡已经同杨廷和勾结在一起,如今正在杨府秘商呢。 皇帝一听,这还得了,自己的老娘都要被人逼走了。而一直被自己依为心腹的孙淡既然同杨辅蛇鼠一窝。就立即将6炳派了出去,让他把孙淡绑过来。 现在听孙淡出这样的话来,黄锦或许还没错感觉到什么,可皇帝心中却像是打了一个大雷,猛地从蒲团上站起来。一张脸在烛光中又青又白,先前的汗水早不知跑什么地方去了。 他虽然性格古怪,又的时候甚至偏激到变态的地步。可偏激是一个年轻人特有的性格,即便是现代人,也是如此。虽然偏激,可并不代表他笨。有的时候,这个大明朝的董事长,甚至精明得有些过头。 他只微微一动心念,立即明白孙淡这句话中的不对。 先,孙淡怎么知道霍韬上了一份奏折。要知道,大臣们的奏折要先交到内阁,当时霍韬的奏折交到内阁的时候,甚至连内阁辅杨廷和也不知道,就被黄锦抢先一步拿走了。而且,通州那边的事情一出,霍韬后脚就上折子,这个也掐得太准了吧,准得让人心生疑惑。 据皇帝所知,这份奏折就内阁的少数几个人,黄锦和自己知道,孙淡又从何得知的……不对,他刚才在杨廷和那里,应该是听内阁的人的……也不对,他现在突然提起这事……难道? 所有的事情都串到了一起,嘉靖好象明白了些什么。 皇帝沉默片刻:“霍韬的奏折朕看了,是弹劾辅和内阁的。你怎么看?” 孙淡抬头镇静地看着皇帝:“陛下,臣怎么看不重要,天下人怎么看才重要。陛下,内阁逼走太后一事实在是荒天下之大唐,到时候自有忠贞正义之士站出来。霍韬只是第一个,接下来还有更多人,这不正是陛下想看到的局面吗?” 孙淡这话直指皇帝的内心,听起来有些刺耳。黄锦面上变色,正欲话,却看到皇帝绷紧的脸满满舒张开来,只得乖乖将嘴闭上。 皇帝头,却恨恨骂道:“可此刻,朕的母亲就要被他们给逼走了。” 孙淡突然笑了笑:“陛下不用担心,臣离开通州的时候已经劝过太后了,请太后别急走走,太后也已经答应了臣的请求。” “哦。”皇帝倒有些惊喜,立即觉察出这事有一出大文章可作。他已经隐约感觉出,这个霍韬同孙淡有莫大关系:“下去。” “陛下,臣一进城没来见陛下,却去辅大人那里。陛下猜猜,臣为什么这么做?”孙淡问。 皇帝面上渐渐露出了笑容:“原来你早已经安排好了,,接着。” 孙淡:“臣是去通知辅大人通州出事了。” 黄锦大怒,叫道:“孙淡,枉陛下如此信任你,一但遇到大事,你却去见杨廷和,难道在你心目中,辅比陛下的分量还重吗?” 嘉靖却摇了摇手:“黄伴,让孙卿下去。” 听到皇帝如此亲热地称呼孙淡,黄锦不觉一呆。 孙淡道:“回陛下的话,臣是去劝辅大人的。” “劝杨辅?若他真听人劝,真有几丝念及朕的难处,又何必苦哭相逼?” 孙淡:“此一时彼一时也,霍韬之是个开始。” “然。”皇帝头,舒展开来的面容上竟带着一丝笑容。 这二人如打哑谜一样着话,黄锦却听不明白,只好气闷地站在那里呆。 皇帝又问:“那么,孙卿你,辅大人可曾听进去你的劝告了?” 孙淡头:“杨辅已经答应,尊陛下的生父为兴献帝,遵太后为兴国太后。” “啊!”黄锦这才听明白了,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他万万没想到,刚强的辅居然会答应孙淡。 皇帝突然一阵振奋:“他真是这么的?” 孙淡:“是,臣服辅大人之后,杨辅就立即起身去内阁与其他阁臣商议为兴王上尊号一事。” “好好好。”皇帝终于笑出声来,走到孙淡身边,突然一俯身,将孙淡的乌纱帽拣了起来塞到孙淡手上,“做得不错,如此也是好事。” 政治是妥协的艺术,皇帝也知道现在不是同大臣们硬扛的时候。只要他们开始让步,就是一个好迹象。这样一步步走下去,总有天能给自己父母正名的。 皇帝心中对孙淡一阵感激,感叹道:“孙卿辛苦了,朕错怪了你。” 孙淡心中更是腻味,这个皇帝,用得着你的时候就高高将你捧起。一旦厌你烦你,就一脚踩将下去。在这样的领导下面做事,真是够戗! 看孙淡受到嘉奖,黄锦嫉妒得眼珠子都红了。他心中一动,突然想出了一个鬼子,决定摆孙淡一道。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