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之统帅三军_保卫特洛伊(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保卫特洛伊(1) (第1/2页)

    原野上,一个身穿铠甲的武将正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带着200多个骑兵飞奔着,他们的目的地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城市,那个城市的名字叫——特洛伊。

    特洛伊城,Troy,古代小亚细亚西北地区城市。位于今土耳其西北的希沙立克,处于联结欧亚的枢纽地带。又称作伊利奥斯、伊利昂(希腊语)或伊利姆(拉丁语)。

    根据史诗《伊利亚特》记载,亚该亚人在特洛伊战争时把本营设于斯卡曼德罗斯河(RiverScamander,今名Karamenderes)口,而运兵船等战船亦都在此靠岸。至於特洛伊城的位置大约于斯卡曼德罗斯平原上的一座山上,离岸约15公里。但亦有考究指当年的海岸线与现今有别,现今的海岸线经历多年由斯卡曼德罗斯河冲积而形成的冲积层,所以古特洛伊城海岸线应比现址向内陆推进5公里。

    荷马的另一部著作《奥德赛》,亦对特洛伊城有进一步的描述。在罗马帝国时期,诗人维吉尔曾于著作《埃涅阿斯纪》对此再加以详尽阐述。以上史料,使当时多数希腊人及罗马人确信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城位于安那托利亚上。而对于特洛伊战争的发生时期,当时不同的历史学家有不同的估计:埃拉托色尼估计于公元前1184年完结,希罗多德估计于公元前1250年完结,而多里斯更估计早于公元前1334年便已完结。

    那个浑身披甲的武将是谁呢?没错,他就是下一个要过关的人——李志刚。主神给他的任务很简单——帮助特洛伊人抵抗住希腊人的最后一轮攻势,以保护生存在特洛伊城的无辜百姓。

    希腊人在攻破了特洛伊城之后到底干了什么?这个另一个故事可以给我们一些参考。

    《特洛伊妇女》Trojanwomen(公元前415)也是欧里庇得斯(希腊文Ευριπδη英文Euripides,公元前480年——前406年)的著名悲剧。这个剧本假托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反映了雅典人在公元前416年攻下守中立的墨罗斯岛、大肆杀戮的历史事实。

    《特洛伊妇女》的故事发生在因荷马史诗记载而闻名的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这场历时十年的战争,是由受爱神指引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带走了全希腊最美的女人——斯巴达王妃海伦而引起的。希腊各城邦的王者和将领在迈锡尼王阿伽门农的带领下进兵特洛伊。双方势均力敌,在苦战的第十个年头里,特洛伊主将,也是国王的儿子,赫克托耳被希腊的大将阿基琉斯所杀,不久阿基琉斯也战死,最终希腊军使用木马计攻入特洛伊城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开始了对特洛伊的屠杀和掠夺。剧本开始时曾经辉煌的宫殿已经成为残垣断壁,沦为战俘的特洛伊妇女们陪伴着特洛伊王后赫枯巴正在海滨为失去亲人而哀恸不已。然而,在经历这些悲惨的遭遇之后,她们还要再一次经受与幸存亲人的生死离别。由于战死沙场的希腊大将阿基琉斯的阴魂因为没有得到该有的献祭而阻挠希腊大军启航,他的儿子皮罗斯与希腊将领阿伽门农争论,坚持要按父亲的意愿把特洛伊公主波吕克赛娜祭献在阿基琉斯坟前。两人请出军中巫师,得到的神示是除了杀祭公主外还要铲除已阵亡的特洛伊大将赫克托耳和与妻子安德罗玛克所生的儿子——特洛伊皇族最后一个小王子。安德罗玛克在梦中受丈夫亡灵之托把儿子藏在丈夫的坟墓中,并对来逼她交出儿子的希腊将领攸利栖斯谎称儿子已死。攸利栖斯以毁赫克托耳的坟相要挟,无奈之下安德罗玛克唤出了藏在坟墓中的小儿子,绝望的看着他被希腊人带走。随后那位引发特洛伊战争的海伦上场假意说阿基琉斯之子皮罗斯要娶波吕克赛娜,劝她换上嫁衣,波吕克赛娜横眉以对,安德罗玛克上前痛斥海伦,并看出事情决不是只换上嫁衣那么简单,海伦只得说出真相,希腊人要把波吕克赛娜杀祭在阿基琉斯的坟上。赫枯巴听闻几欲昏死,波吕克赛娜闻后竟流露出欣喜的表情,她宁愿作为被杀祭的公主也不愿做被希腊人带走的奴隶。最后,在希腊胜利者的围观中,在特洛伊亡国人的叹息中“姑娘死了,孩子也死了”。痛不欲生的祖母、母亲、姐妹,带着对亲人的无尽哀思,怀揣着唯一可携带的一把国土,踏上了未知的命运之途。(以上都摘自《百度百科》)

    事实上,特洛伊的考古发现已经论证了攻破特洛伊那群人犯下的累累罪行。

    总结起来就是,特洛伊城的男的基本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