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帝唐_第三百一十五章:韦曲之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五章:韦曲之夜 (第1/2页)

    士族二字,是现代那些以单个家庭为主要生活模式的人难以想象的名词。

    士族,萌发于汉形成于魏晋,兴于南北朝而衰于唐末。提到士族,人们就会联

    想到士族大家和世家大族。

    士族大家,就指士族中较大的家族,如东晋的王、谢两家,简单地说这些人人

    生下来就是当官的,哪怕是个傻瓜也是当官的;世家大族指的是拥有庞大的资源,

    缺乏政治上有力代言人,急需政治权利的家族。

    殷清风之前对韦氏的了解仅限于网络里的词条,当他走进唐朝走近韦氏之后,

    才对韦氏有了更深的了解。目前的韦氏,只能算是世家大族。

    韦氏在唐朝之前,是北朝历代被称为三辅冠族的家族。韦氏的势力即使不能用

    呼风唤雨来形容,却也不是其他家族可以轻侮的。

    韦氏在北朝虽然没有混进关陇集团,但当时家族的代表性人物韦孝宽可是跟着

    宇文泰混的。并将韦氏的光辉一直延续到了杨坚的时代。

    而且,韦氏九大支房中,除南皮房建于隋、小逍遥公房和驸马房建于唐中宗时

    期、京兆韦氏房建于唐后期外,其他五房皆建于北朝时期。

    北齐骠骑大将军,龙门县公韦遵建龙门公房、平齐公韦瑱仕周有大功,建平齐

    公房、名士韦夐于北周时期建逍遥公房、北周大司空,上柱国,郧襄公韦孝宽建郧

    公房;韦阆是北魏明帝颇赏识的干臣之一,建阆公房。

    这样一个牛掰的家族,到了隋唐后却进入了权利的空窗期。但坐下来仔细的分

    析,韦氏的这种局面也不奇怪。

    南北朝共九个王朝。除北魏立国一百四十八年比较长久外,东魏十六年、西魏

    二十一年、北齐二十七年、北周二十四年、刘宋五十九年、南齐二十三年、南梁五

    十五年、南陈三十二年。

    在有今无明的动乱时代,每一个能帮助巩固帝位的文臣武将,都是历代皇帝礼

    贤下士之人,这时的皇帝都极少去考虑某个人的品性、能力等等到底如何。在这样

    的背景下,某个出身家族越大的人越会得到重用。

    等到杨坚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一统之后,以往在民间在政治上有些深刻影

    响的家族,不可避免的被杨坚进行暗中的洗牌——以往实力强横的家族被打压,中

    等势力的家族被提升地位。

    韦氏便属于前者。

    但,历史总不是以个人意志而前进的。在隋朝立国三十五年后,隋朝第二代皇

    帝杨广去了江都。

    杨广这一去,标志着隋朝的大厦将倾,也意味着韦氏重现辉煌的机遇来了!

    可惜,韦氏这时没有出现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族人出现。如果有这么一个人出

    现的话,韦氏应该在王薄甚至两年后杨玄感起兵或翟让在瓦岗寨起义的时候,就应

    该为家族谋求后路。

    没有这样的族人出现,韦氏只能随波逐流,被动的跟随着历史大潮向前走。

    殷清风不知道韦义节、韦挺和韦正矩当初主动去太原投奔李渊,只是因为他们

    是李建成少年时期的好友,还是韦氏终于看明白要找一条大腿先抱上。

    但后来把韦妮子嫁给郑国太子,却绝对是一个臭到家的败笔。

    从刘邦与项羽定下“入关中而王”开始,关中在整个中国历史当中,都是一个重

    要得不能再重要的地理名词和地理位置。

    李渊起兵南下夺关中便是因为明白了这一点,偏偏近在咫尺的韦氏却在李渊都

    当了皇帝的情况下送了一个庶女去给李渊的政敌当儿媳妇。

    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是这种放法儿吗?韦氏这种行为不是在分散风险,

    而是在打李渊的脸!

    被打脸的李渊会做一个好好先生,然后大肆重用韦氏族人?

    做梦!

    这个噩梦,直到李佑纳韦挺女、万春公主再嫁韦正矩、晋安公主下嫁韦思安,

    才慢慢醒来。因为,曾经被打脸的李渊此时已经退出了龙庭。

    这三段联姻,是李世民出于政治目的还是看在韦珪的面子上,只有他和长孙氏

    知道。但,韦氏真正的崛起却在李治归天之后了。而那时,大唐王朝已经立国七十

    余年了!

    七十年,大唐王朝寿命的四分之一时间!韦氏的短视让后世人熟知的那个大唐

    韦氏,在大唐立国七十余年后才得以真正的进入大唐到政治核心!

    是不是很可笑?

    逍遥公房韦挺的儿子韦待价,女帝摄政时拜相,授天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

    品,后升任文昌右相。

    郧公房,韦妮子三弟韦思仁的儿子韦巨源,在女帝、中宗年间,先后四次被拜

    为宰相,官至尚书左仆射、尚书令,爵封舒国公。

    郧公房,韦珪的侄孙韦慎名,以李治的太子李弘的挽郎起家,历任银青光禄大

    夫、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