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5章 初春 (第2/2页)
杨侑知道杜伏威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不然历史上的他在天下大势未定之际,绝不会投降李唐,但此人下场极为悲惨。因为辅公祏的背叛,此人被李渊以谋反罪斩杀,惨死在长安闹市口。 杜伏威的投降,意味着杨侑可以在江东打造一个根据地,日后沿江而下,就有了帮衬reads;。 杨侑还派了使者去交趾郡、始安郡,但这两地,无论是丘和还是李袭志都没有反应,杨侑猜测是因为战乱严重,所以使者很难到达。 就像历史上困守颁蒲的王行本是在杨广死了两年之后才得到消息,李袭志则是一年,关山阻隔,消息不便,由此可知运河的重要。 当然,对外最大的胜利便是屈突通在陇西站稳了脚跟,隋军在陇西已经有四万兵马,其中骑兵两万,面对李唐,以屈突通之大才,足以自保。而沓中、天水的冬小麦已经绿油油的一片,应该能够自行解决粮食问题。 不过,为了能够与河池郡、汉阳郡、天水郡等地连成一片,杨侑在大雪消退之后,立刻组织了一批蛮族俘虏,拓宽了羊肠小道,还在紧要处设置了军事据点,确保一旦陇西发生危机,汉中立刻可以出兵支援。 据萧瑀估计,这是一个大工程,至少要等到秋季才能完成。毕竟这一带山势险要,开凿不便。历史上,某太祖开凿这一带时,兴建道路,便死伤无数。以那时的科技水平都如此艰难,此时更加不易。 但杨侑对这些蛮兵毫不怜惜,他有利器在手,那些不服的蛮族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死。反正都是死,为大隋的建设而死,死的光荣 总地说来,大隋的情况正在好转,但唯一有一点不好的是,两个媳妇的肚子大了,行走已经不便,而杨侑却不能留在成都了,他还有事情要办。 在临行前,杨侑叫过了萧瑀,窦璡、张启文等内阁大臣,叮嘱着事情,其实也没有什么好交代,内阁制度经过将近半年的磨合,已经逐步走上了正轨。 “朕这一次去各郡巡视,查看情况,就有赖诸位爱卿留守成都了。凡事内阁商议而定,若是事情太大太急,就让人快马送来。”杨侑说着。 随着他年龄的增大,身形也长成了,身高足有八尺,又因为常常练武,体魄雄壮,身上更是有着杀气,就连萧瑀也常常感慨,杨家有子已长成,正是挥斥方遒时。 听到杨侑的话,群臣点头,张启文道:“陛下,可是去汉中” 杨侑眯起了眼睛,笑道:“正是。” 张启文再也没有吭声,众人又说了几句话之后,便退了下去。 杨侑回到后宫,明日就要出发,心中虽然不舍,但大事为重。此时独孤雁和嫣然正在聊天,两人看见杨侑走来,忙道:“陛下” 杨侑坐下,看着两人,心中带着歉意:“这个时候,不在你们身边,真是让我心中难安。” 独孤雁看着他,笑道:“国家大事为重,你要小心才好。” 嫣然却是咬紧了贝齿,她用大大的眼睛瞧了杨侑一眼,欲言又止。杨侑抓起了她有些婴儿肥的手,握在了掌心,道:“放心吧,这事情,我知道怎么做。” 嫣然点点头,她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信,递给杨侑,道:“这是我写的书信,或许有作用。” 杨侑郑重收下,放入了怀中。“我已经安排好了一切,母亲也会时常来探望,有了消息,就让锦衣卫快马传来消息。”心中虽然以大业为重,但就快要当爹了,心中仍然忍不住的喜悦。 两人重重点头,三人相视而望,一时之间,竟然再无语言,都化在了眼眸之中。杨侑就在宫中吃了饭,然后陪着两人说些话儿,三人都将所有的心思都抛之脑后,享受着离别前的温馨。 次日,杨侑早早起来,带着李靖、丘行恭、高甑生、许绍次子许智仁以及杜如晦等人朝着北方奔去。两万大军缓缓开拔,一路上,声势动人,百姓们都知道大隋出兵关中,夺回本来属于大隋的土地了。 此时,三清观内,袁天罡默默地看着这一切,脸上露出了笑意。在他一旁,是嘴巴极甜,善于迎合他的李淳风。 “师傅,隋军出兵攻打关中,能拿下来吗”李淳风问道。 “你希望拿下关中吗”袁天罡反问。 “嘿,管他谁拿下,只要跟着师傅,大口吃酒大口吃rou就行了”李淳风笑道。 袁天罡沉默着,他忽然低声吩咐道:“随我来”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