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难死_第四十一章:水星的等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水星的等待! (第3/6页)

溅起的尘埃颗粒。散失的大气不断地被一些机制所替换,如被行星引力场俘获的火山蒸汽以及两极的冰冠的除气作用。

    行星之最

    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水星获得了几个"最"的记录:

    离太阳距离最近

    水星和太阳的平均距离为5790万公里,约为日地距离的0.387倍,比其它太阳系的行星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过比水星更近太阳的行星。

    轨道速度最快

    因为距离最近,所以受到太阳的引力也最大,因此在它的轨道上比任何行星都跑得快,轨道速度为每秒48公里,比地球的轨道速度快18公里。这样快的速度,只用15分钟就能环绕地球一周。

    表面温差最大

    因为没有大气的调节,距离太阳又非常近,所以在太阳的烘烤下,向阳面的温度最高时可达430℃,但背阳面的夜间温度可降到零下160℃,昼夜温差近600℃,夺得行星表面温差最大的冠军,这真是一个处于火和冰之间的世界。

    卫星最少

    太阳系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卫星,总数超过60个,但水星和金星是根本没有卫星的行星。

    时间最快

    水星年

    地球每一年绕太阳公转一圈,而"水星年"是太阳系中最短的年,它绕太阳公转一周只用88天,还不到地球上的3个月。这都是因为水星围绕太阳高速飞奔的缘故,难怪代表水星的标记和符号是根据希腊神话,把它比作脚穿飞鞋手持魔杖的使者。

    水星日

    在太阳系的行星中,“水星年”时间最短,但水星"日"却比别的行星更长,水星公转一周是88天而水星自转一周是58.646天,地球每自转一周就是一昼夜,而水星自转三周才是一昼夜。水星上一昼夜的时间,相当于地球上的176天。与此同时,水星也正好公转了两周。因此人们说水星上的一天等于两年,地球人到了水星上多么不习惯。

    星体运动听语音

    水星离太阳的平均距离为5790万公里,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偏心率为0.206,故其轨道很扁。太阳系天体中,除冥王星外,要算水星的轨道最扁了。水星在轨道上的平均运动速度为48公里/秒,是太阳系中运动速度最快的行星,它绕太阳运行一周只需要88天,除公转之外,水星本身也有自转。过去认为水星的自转周期应当与公转周期相等,都是88天。1965年,美国天文学家戈登、佩蒂吉尔和罗·戴斯用安装在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台的、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测定了水星的自转周期,结果并不是88天,而是58.646天,正好是水星公转周期的2/3。水星轨道有每世纪快43″的反常进动。

    近日点

    由于水星在近日点时总以同一经度朝着太阳,在远日点时以相差90°的经度朝着太阳,所以水星随着经度不同而出现季节变化。

    公转

    水星的运行轨道是偏心的,半径从4600万-7000万公里变化。围绕太阳的缓慢岁差不能完全地被牛顿经典力学所解释,以致于在一段时间内很多人用设想的另外一个更靠近太阳的行星来解释这个混乱。这称为“水星近日点进动”。无论如何,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后来提供了一种可以消除这个小误差的解释。

    水星公转示意图

    自转

    188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夏帕里利经过多年观测认为水星自转时间和公转时间都是88天。直到1965年,美国天文学家才测量出了水星自转的精确周期58.646天。

    在一些时候,在水星的表面上的一些地方,在同一个水星日里,当一个观测者时观测,可以看见太阳先上升,然后倒退最后落下,然后再一次的上升。这是因为大约四天的近日点周期,水星轨道速度完全地等于它的自转速度,以致于太阳的视运动停止,在近日点时,水星的轨道速度超过自转速度;因此,太阳看起来会逆行性运动,在近日点后的四天,太阳恢复正常的视运动。

    水星自转示意图

    1965年使用雷达观测后,观察数据否决了水星对太阳是潮汐固定的的想法:自转使得所有时间里水星保持相同的一面对着太阳。水星轨速振谐为3:2,这就是说自转三次的时间是围绕太阳公转两次的时间;水星的轨道离心使这个谐振持稳。最初天文学家认为它有被固定的潮汐是因为水星处于最好的观测位置,它总是在3:2谐振中的相同时刻,展现出相同的一面,就如同它完全地被固定住一样。水星的自转比地球缓慢59倍。

    因为水星的3:2的轨速比率,一个恒星日大约是58.7个地球日,一个太阳日大约是176个地球日。

    轨道变动

    水星拥有太阳系8大行星中偏心率最大的轨道,通俗的说,就是它的轨道的椭圆是最“扁”的。而最新的计算机模拟显示,在未来数十亿年间,水星的这一轨道还将变得更扁,使其有1%的机会和太阳或者金星发生撞击。更让人担忧的是,和外侧的巨行星引力场一起,水星这样混乱的轨道运动将有可能打乱内太阳系其他行星的运行轨道,甚至导致水星,金星或火星的轨道发生变动,并最终和地球发生相撞。

    凌日现象

    水星凌日当水星走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我们在太阳圆面上会看到一个小黑点穿过,这种现象称为水星凌日。其道理和日食类似,不同的是水星比月亮离地球远,视直径仅为太阳的190万分之一。水星挡住太阳的面积太小了,不足以使太阳亮度减弱,所以,用rou眼是看不到水星凌日的,只能通过望远镜进行投影观测。水星凌日每100年平均发生13次。在20世纪末有一次凌日是在1999年11月16日5时42分。

    水星凌日过程示意图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预告水星凌日是"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发现者,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他在1629年预言:1631年11月7日将发生稀奇天象--水星凌日。当日,法国天文学家加桑迪在巴黎亲眼目睹到有个小黑点在日面上由东向西徐徐移动。从1631年至2003年,共出现50次水星凌日。其中,发生在11月的有35次,发生在5月的仅有15次。每100年,平均发生水星凌日13.4次。

    水星凌日的发生原理与日食极为相似,水星轨道与黄道面之间是存在倾角的,这个倾角大约为7度。这就造成了水星轨道与地球黄道面会有两个交点。即为升交点和降交点。水星过升交点即为从地球黄道面下方向黄道面上方运动,降交点反之。只有水星和地球两者的轨道处于同一个平面上,而日水地三者又恰好排成一条直线时,才会发生水星凌日。如果水星在过升降交点附近的两天恰好也发生了水星下合相位时,就有可能发生水星凌日天象。

    在目前及以后的十几个世纪内,水星凌日只可能发生在五月或十一月。发生在五月的为降交点水星凌日,发生在十一月的为升交点水星凌日。而发生在五月的水星凌日更为稀罕,水星距离地球也更近。水星凌日发生的周期同样遵循如日月食那样的沙罗周期。在同一组沙罗周期内的水星凌日的发生周期为46年零1天又6.5小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