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0章 山雨欲来唯称病 (第1/2页)
回到怡然居的萧逸然,顿觉浑身舒爽。======九月十八日离开怡然居,今天是四月十一,只差七天,就是整整七个月。看看荷塘,听听竹风,萧逸然的心情是难以描述的好。晚饭后,刘利和周大嫂来给萧逸然交几年的竹笋钱。 “姐,今年的笋子比去年多收入三成,共是二十两领五钱银子。” “周大嫂,刘大哥,还是以前的规矩。晴雯,收十八两。” 萧逸然没有计较多余的五钱银子,周大嫂还要推让,让萧逸然摆手制止道: “大嫂和大哥一起过来,是不是想打听霞儿meimei的事?” “姐,霞儿怎么没一起回来?” “周大嫂,是这样。燕王府的事情有了眉目之后,就没有我什么事情了。所以我去了一趟五台山,从五台山就直接回来了。霞儿meimei和楚老先生被王府留下,要等工程差不多完工后,才能赶回来。” “那不是要几年时间?” “大嫂,霞儿刚好可以趁这次机会跟先生多学些本事。如果大哥大嫂真的想霞儿meimei,可以去北平府看她去。” 刘利和周大嫂对视一眼,同时摇头道: “等几年就等几年吧,北平那么远,还是不要去看霞儿。” 第二天上午,刚吃过早饭,孙聪就赶来了。 “孙公子来的正好,我想在竹林中建一座凉亭,麻烦孙公子帮我找一下人手吧。” “姐,需要多少人手?” “工匠要八个,最后是建过亭子的熟手,其他人需要多少,就请示一下工匠吧。” 孙聪答应着,接下来又把萧逸然离开后的七个月时间内画舫的生意简单了一下,完递给萧逸然一张三百两的银票。 接着又起萧逸然离开这段时间内怡然居的事情。 “姐离开后,怡然居内并无什么大事,只是前来请姐规划宅院的人比较多。特别是丞相府的胡管家,亲自来过三次,又打发家人来过两次。” “丞相府?” “是的,胡惟庸丞相。” 胡惟庸,萧逸然心中一惊。读大学那一世的历史记忆告诉萧逸然,这个胡惟庸是明朝建国后,被朱元璋以谋反罪名杀死的第一人。胡惟庸案牵涉人员之多,涉及面之广,延续时间之长都是明朝之最。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胡惟庸应该是洪武十三年正月事发的。现在已经是洪武十二年的四月中旬。 “还有何人来过?” “另外还有晋王府和楚王府,也都有人来。” 萧逸然知道,晋王就是朱棡,楚王是朱桢,这两人曾经是日月舫见过一次。 “尽量不要把我回来的消息泄露出去。还有,孙公子帮我请一位稳重老成的门房吧。” “门房好请。要想不泄露姐已经回来的消息,怕是比较难。” “如果不会隐瞒,就对外宣称我归来的路上受了风寒,如今卧病在床。” 孙聪不知道萧逸然为何要这样做,按理,前来请萧逸然的都是有权有势的主,一般人怕是绞尽脑汁都想和这些人家拉上关系,唯独这位姐,却要千方百计想躲着他们。不过,孙聪也是个聪明人,既然萧逸然不,他也没追问下去,随即头答应。 等孙聪告辞离开后,晴雯拿起那三百两的银票,喜滋滋地: “姐,别,孙聪还真是能干。接手还不到一年,生意做的都快赶上mama在的时候了。” “要不怎么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呢。” 孙聪的办事效率,萧逸然还是非常满意的。只隔了一天,新请的门房,以及建设凉亭的人手一起到了。对于亭子,萧逸然虽不怎么懂建筑,样式的话,脑海中还是有不少。简单对工匠描述了一下,都是些建过亭子的熟手,当即就明白了。不用萧逸然动脑子,工匠就把材料清单,以及用工的多少等等,都核算出来。剩下的事情,就是交给孙聪去采购材料。萧逸然只是领工匠到竹林中,选择好亭子的位置,一切都交给孙聪办理。 萧逸然回到篱笆院中,把新请的门房叫过来。是一位四十岁出头,中等身材,看上去就十分干练的人。此人姓黄,名黄忠仁,是宋家疃邻村的人。 “想必工钱等事项,孙公子都已告诉黄叔了吧?” “回姐,公子都已清楚了。” “怡然居的规矩,除了工钱之外,逢年过节,还有份节礼。另外,如果平时干的好,年终还有红包可拿。” “多谢姐。” “门房的事情并不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