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0章 女骄子顽乱纷纷 (第2/2页)
“逸然恭祝老夫人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原来上午摆酒唱戏是为老夫人庆生,萧逸然只好站起来,再次屈膝一礼,向老夫人祝寿。 “罢了,罢了,不用客套。春兰抬琴上来。” 不一会功夫,那名叫春兰的丫鬟领着两个丫鬟抬来琴桌,安放在客厅中央。萧逸然起身走过去,在春兰的服侍下净手焚香后,才端坐在琴桌之后。直到这时,萧逸然才抬头打量了一眼房中的众人。 老夫人右手边是七个男人,其中从十七八岁到三十四岁的都有,右手边则是女眷,看样子,难的应该是胡惟庸的儿子,女的有胡惟庸的儿媳,也有未出阁的女儿。两排人身后,都站了不少丫鬟。 此时,房内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萧逸然身上。萧逸然对此倒没有感觉局促,毕竟在画舫中,几乎****都是如此,只不过是人多人少罢了。 静下心来之后,萧逸然认认真真弹了一曲《松鹤延年》的琴曲,完全是一首民间流传很广,比较喜庆,又应景的琴曲。 一曲奏罢,引来众人的赞誉之声。 “果然不愧才女的名头,真不知道萧家姐年纪,是如何学会这么多东西的。仅是这一首琴技,怕是一般人学一辈子都比不上的。” “母亲,听父亲大人,萧家姐还精通园林堪舆之学,这次就是为此才请姐来的。” 话者,是左手一排,坐在最末尾的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 “瑞儿,看看人家萧姐,年龄和你相仿,你不觉得惭愧吗?” 老夫人的语气,听起来有些严厉。萧逸然顿时感觉到右手一边,递过来一道带着怒气的眼光,不用转头看,萧逸然也能猜到,应该是所谓“瑞儿”的妻妾之一。 “母亲,并不是孩儿不上进,实在是对于读书一道没有天分。” “哼,有谁是靠天分读书的?想当年,老爷还不是灯熬油,受尽了三九严寒,三伏酷暑的煎熬,才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母亲,这天下不就一位丞相吗?” “哼。” 萧逸然听他们谈起他事,便站起身来,再次对老夫人施礼。 “老夫人,女子告退。” “秋菊夏荷,好好送萧家姐回去吧。” “是,夫人。” 两个领萧逸然过来的丫鬟,从老夫人身后转出来,对萧逸然微微屈膝,带头朝房外走去。萧逸然见两人的动作,嘴角微微翘了一下。这就是大家人家的丫鬟,当面如此,背后却是倨傲的可以。 秋菊,夏荷把萧逸然送出内宅,便转身回去了。萧逸然只得自己七拐八弯地独自走回。 隔天上午,萧逸然正在房中闲坐,听门外的梅道: “七少爷。” 随即房门被推开,昨天在内宅见过的那位“瑞儿”,施施然走了进来。双手微微一拱算是对萧逸然见礼了,口中道: “萧姐,恒瑞恰巧路过此处,特来看看姐。” “七少爷请坐。” 听其自称“恒瑞”,应该就是他的名字了,便也随着梅的称呼,以“七少爷”称之。萧逸然知道胡惟庸共有八个儿子,前段时间摔死一个最,应该是老八,那眼前的七少爷,就应该是胡惟庸剩下儿子中最的一个了。 “姐独处此房,难道不嫌寂寞吗?” 萧逸然并没有去看坐在一边的胡恒瑞,而是侧头看着窗外道: “是相爷安排女子在此居住。” “父亲大人真是,都七老八十了,还……” 胡恒瑞只了半截话,早已知道胡惟庸用意的萧逸然,当然知道胡恒瑞剩下的半句是什么意思。从胡恒瑞进来之后,目光就没离开过萧逸然的身体,萧逸然虽然心里厌恶,却不出来。 “姐祖上是本地人吗?” “是的,就在秦淮河岸边。” “家里还有何人?” “父母在逸然幼时就相继亡故了,逸然一直是在画舫中长大。” “姐何以离开了画舫呢?” “志不在此。” “看起来姐也是个有心人,画舫中的女子,是难以嫁到好人家去的。” 听胡恒瑞话语粗俗,萧逸然便不再接话。 “听姐棋艺超凡,刚巧恒瑞也略懂一二,不知能否向姐请教请教。” “七少爷,请教二字不敢当。只是今日逸然心情欠佳,改日再和七少爷手谈吧。” 有一句每一句的,胡恒瑞直做到梅进来摆午饭,才兴犹未尽地离开了。 从此之后,胡恒瑞几乎每天都要借故前来,让萧逸然心中暗恼,又实在没有办法不接待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