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八王入朝(万字). (第4/4页)
查人不明。更何况,即使日后出现了野心勃勃的宗室,又逃过了后世圣上与百官的眼睛入朝掌权,只要只要吾等臣子忠心,无人追随,他又能有什么作为?前辈难道对我等后来者如此无信心吗?” 说到这里,萧漠不待林芝仕反驳,已是躬身向楚灵帝道:“陛下,臣问完了。” 说着,萧漠已是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而楚灵帝看到林芝仕无言以对,却哈哈大笑道:“还是子柔有见地,说的好,好一句‘宗室虽然尊贵,但如若想要入朝参政,则将之视为寻常官员’,好一句‘如若宗室掌权作乱,且真能成功,宗室有罪,吾等官员亦是同罪,乃是我等臣子办事不利,查人不明’……” 顿了顿后,楚灵帝大声说道:“话虽然这么说,但朕相信,朕的后世子孙,如若有能力为君分忧,必然皆是忠心爱国之辈;即使有野心者出现,也必然会被朕的后世臣子所阻止发现;即使日后有宗亲因掌权而滋生野心,因野心而叛乱,也必然被朕的后世臣子所平灭;朕对他们有信心。退一万步讲,如若他最后叛乱成功,替而代之,那只能会是一种情况,那就是百官没有阻止反而追随,那只能说明后世皇帝不足以掌管天下” 听到楚灵帝这么说之后,包括林芝仕在内,所有官员皆欲反驳,但想到刚才萧漠的言论,却又不知该如何反驳。 而这个时候,楚灵帝却看向了张衍圣,笑道:“子佳,你不是也有话讲吗?说来听听。” 张衍圣出列道:“陛下,臣也同意八王爷入朝参政,理由与萧漠大致相同,但臣还要补充几点。” 看到张衍圣也是同意,楚灵帝喜意更甚,点头道:“说” 张衍圣道:“首先,我朝虽然近两百年来一直没有宗室入朝参政的情况,渐渐形成惯例,但也只是惯例,而非一些同僚口中的祖制,据臣所知,历代先帝从未颁布过‘宗室皇亲不可入朝参政’的御旨。” 楚灵帝微微一愣,却是他习惯成自然,一时间忽略了这一点。 太祖当年虽然杀了三个叛逆的兄弟,但为了不让族亲寒心,的确没有颁布类似的旨意,毕竟他是以家族势力起家的——虽然谁都知道他确实是这个意思,并在日后行政时严格执行了这一点。 “你继续说。” 楚灵帝点头,选择性遗忘了先帝逝世时类似的叮嘱,对张衍圣说道。 “其二,当年太祖曾说过,‘诸般官职,有能者居之’,八王爷既然有这般能力,自然不能因为其宗亲身份而违背祖制。” “对,继续说” 看到张衍圣以“祖制”反击“惯例”,楚灵帝更加高兴了。 张衍圣继续说道:“此外,臣以为,宗室子孙,自出生以后,其日常用度、吃穿住行,说到底用的都是国家之银,自幼又大都受到文坛名士的教育,其中有能力者、品行优良者,自应该入朝行事,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解难,从而回报陛下与百姓。” 说完之后,张衍圣再次躬身一礼,已是退回到自己的位置。 听到张衍圣的回答后,楚灵帝更加高兴,环视着大殿之上,尚跪在自己面前的众官员,问道:“你们可还有什么话说?” 百官一时沉默,虽然依然反对,但一时间却找不出有力的反驳言论。 就在此时,枢密使王翰却突然出列,躬身道:“老臣同意萧翰林与张学士,朝廷取材,素来重视才学能力品行,而非出身,既然我朝连祖上有罪者都可录用,又怎能对宗室之亲反加限制?” 看到王翰这位重量级权臣突然赞同,几乎所有人都是一惊。 王翰党羽满天下,权势能力虽然不如张谦,但有着无数京中豪门支持,也是根深蒂固,他出言赞成,却并非萧漠、张衍圣可比的。 即使是楚灵帝,看到王翰突然赞成,也是一惊,继而一喜,知道大事成矣,原先对王翰的不满意与恶感,也随之减轻了一些。 却是王翰想明白了,如若自己反对,就会同时得罪楚灵帝与八贤王,或许还可以加上正受圣宠的萧漠,这对于权力地位正岌岌可危的他而言,是绝对不可行的。 反之,如若赞成,不仅能讨好楚灵帝,让自己地位变得稳固一些,萧漠之前说的他与八贤王、萧漠之间的“三家联盟”,更可成为现实。到时虽然自己的权力会不可避免的被八贤王分去一些,但总比闲赋在家好得多。 更何况,一旦“三家联盟”成真,他以往与张谦斗争时所处的弱势必然逆转,说不定到时候自己还可以得到张谦的势力范围作为补充,实力不降反增,有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八贤王入朝后会开怎样的先河,会对后世出现怎样的不利影响,王翰已是顾不得了。 果然,王翰突然出言赞成后,王翰一党的成员们,经过短暂的混乱后,大都转换立场。 最先出言反对的签书枢密院事林尚,却是最先改口,只见他突然道:“陛下,臣原以为,限制宗亲入朝,对我大楚的长治久安利大于弊,然听闻萧翰林、张学士以及枢密使大人的话后,才突然醒悟,知道了臣原先的浅薄,却是臣错了,还请陛下降罪。” “臣附议,八贤王的品行能力,自可入朝参政。” “臣附议” …… 一时间,原先跪下请命的官员,大约有四分之一多开始改口。 楚灵帝愈喜,对王翰点头表示嘉许后,又转而向张谦看去。 张谦稍稍犹豫片刻后,心中暗暗叹息一声,知道自己这次准备不足,张衍圣对八贤王的支持又必然会导致自己党羽思想混乱,大势已去。 回头瞪了一眼张衍圣,神色颇为严厉,却发现张衍圣正在与萧漠悄声谈着些什么,注意力不在自己这边,又转而露出无奈之色。 但回身之间,张谦的神色已是恢复一贯的儒雅,向楚灵帝躬身道:“臣心中矛盾,难以取舍,然既然陛下支持八王爷入朝,臣自然追随。” 然后,片刻间,又有近半请命的臣子改口。 大事已定。 “林卿,你可还有话可说?” 楚灵帝转向了林芝仕。 林芝仕看着身后大都散去的请命大臣,眼中露出无奈之色,又向着萧漠张衍圣看了一眼,却是颇为严厉,尤其在萧漠身上,停留尤久。 良久之后,才说道:“老臣依然坚持,宗亲入朝参政之事,先例不可开” 不过,在这个时候,他倒没有以辞呈为威胁,大概是知道即使是辞呈,也不能挽回楚灵帝的心意了。 然而,楚灵帝对于他的固执,却并不在意,大势已定了。 “八弟,你怎么说?” 楚灵帝终于转向了身处于风暴中心,却一直沉默以对的八贤王。 只见八贤王一如既往的神色沉稳,道:“臣弟无论身居何职,都必然尽心尽力为皇兄分忧,皇兄有命,臣弟不敢辞” 楚灵帝哈哈一笑,道:“那还不接旨?” “臣弟领旨” 见诸事已定,楚灵帝心情大好,招呼身边的费三贵,低语吩咐了一句什么,就见费三贵前行数步,扬声道:“封赏毕,行留名入殿之礼,众臣归列” 同时丝竹钟鼎之声大盛。 萧漠、张衍圣、八贤王事先已是被告知规矩,快步行至众臣之前,静静以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