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八章.古今天下(完). (第2/2页)
,张衍圣的谋划,终目的是为了让朝廷可以名正言顺的去屠戮那些手无寸铁的可怜流民,以暴力的方式减少流民的数量,以减少流民数量的方式来掩饰楚朝余粮不足的窘迫。而萧漠也同意了张衍圣的谋划。 但现,张衍圣却以“天下百姓”的名义向萧漠致谢。 还有比这讽刺的事情吗? ……… 萧漠表示了对张衍圣的支持,但并没有提出自己的条件。 因为,话说到这里,萧漠已然明白,为何张衍圣宰相张谦强烈反对的情况下,对于自己能够获得总揽北地各州赈济重建之权,依然信心满满,认为只要萧漠同意,那就非他莫属了。 北地诸州的战后赈济重建事宜,涉及到了方方面面,关系重大,自是需要一个有能力、有声望亦有地位的官去总揽负责, 而张衍圣虽然不缺能力才华与地位声望,但受限于资历、年龄、经验等因素,这般重任,原本是轮不到他的。 但如若突然有流民暴动发生,鉴于楚朝那些能领兵的将军们前些日子连战连败、系官员们的趁机打压、以及楚灵帝的不信任,这领兵镇压暴*之权,恐怕也需要那总揽北地赈济重建事宜的官兼任。这要求该官员拥有调兵遣将、领军作战之能。 甚至,初期,镇压流民暴动,是该官员的首要任务,尔后才是赈济、重建、安抚等等。 而遍观楚朝大小官员,拥有领军作战能力的官,只有萧漠和张衍圣二人。 至少,流民暴动被镇压下来之前,只有萧漠与张衍圣合适。 再加上对绝大部分官员而言,北地各州如今一片狼藉,根本就是一个收拾不了的烂摊子,又有流民暴*,皆是避之不及。 所以,有希望总揽北地各州重建赈济的大楚官员,基本上不是萧漠,就是张衍圣了。 毕竟,流民暴动,北地狼藉,形势危迫,声望、资历、年龄等等因素,都不再是担当重任的首要条件,无论皇帝还是百官,迫于形势,还是可以破例“唯才是举”的。 这般情况下,只要萧漠也支持张衍圣,不与张衍圣相争,那么北地各州的赈济重建事宜,十有七就要由张衍圣负责了。 也正因为此,暗策动流民暴*——如此重要的谋划与把柄,张衍圣才会毫不犹豫的坦然告知于萧漠,而且还解释的如此详细。 因为,张衍圣知道,他想要达成这般目的,他就必须要说服萧漠,而他想要说服萧漠,就必须要实话实说。 毕竟,萧漠不是那么好糊nng的。 也只有实话实说,萧漠才不会与张衍圣相争,毕竟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张衍圣策划的,那些潜伏于流民当的卧底,也只有张衍圣能随意调动。 而将这般把柄jia予萧漠,即是张衍圣开出的条件,也是萧漠与张衍圣之间进行的jia易。 有了张衍圣的把柄手,萧漠才会放心的帮助张衍圣获取北地重建赈济之权,而张衍圣获取职权后,也会因为把柄萧漠手,自觉地将他获得的一部分利益分给萧漠,然后让两人这件事上变成一根绳上的蚂蚱,让张衍圣策动流民暴动的秘密,变成两个人共同的把柄。 这就是张衍圣打的如意算盘。 而诸般考虑之后,萧漠选择跟着张衍圣的计划走。 毕竟,如此一来,对张衍圣、对萧漠自己、对天下安定,皆是有利无弊,只需要“牺牲”“区区”几十万流民罢了。 只是,明明想清楚了张衍圣这般作为的所思所虑,但看着眼前的张衍圣,萧漠反而愈加觉得看不透他了。 如今的张衍圣,不过区区三品官员,还是闲职,年纪轻轻,竟然敢瞒着朝廷上下,独自谋划如此大事,牺牲无数ing命于翻手之间,实让萧漠觉得不可思议。 随着张衍圣再次举杯,两人酒杯轻碰后,萧漠忍不住问道:“子佳,这般计划,都是你独自谋划的?宰相大人难道毫不知情?” 张衍圣轻轻一笑,答道:“他并不知情,如果知道了,祖父他必然会想一切办法阻止,张家现什么都不缺,只为稳固地位,一心求稳,这般计划太过冒险,他不会同意,也不会理解。事实上,这个计划,除了那些负责具体实施的亲信之外,我只告诉了子柔你一人。” 萧漠放下酒杯,问道:“子佳你今日如此坦诚相告,就不怕我不仅会不同意,反而告发于你?” 张衍圣摇头,道:“子柔你之前上元城抵御草原蛮夷之际,不一样曾策动那些被俘的百姓草原联军的控制下暴*吗?其后子柔趁着暴*领军大胜,虽那些被俘百姓为此牺牲无数,但却又有数十倍的百姓因此而免受战uan之苦……我想,我的所作所为,子柔你应该是理解的,大善似恶,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古今皆然。” 萧漠默然。 张衍圣将这件萧漠一直想要忘记的事情挑明了。 说到底,谁也不比谁高尚,谁也没资格站道德制高点上鄙视其他人。 “大善似恶?那这究竟是善还是恶?” 萧漠轻声自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