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0章 月夕放灯郎心相忘临观潮失意难平〔上〕 (第1/2页)
三人由西门而出,此刻的浣花街火树银花,彩灯高悬,行人商贩,接踵摩肩,较之数日前的白天,更为热闹喧嚣。 路经同兴楼的彩门,元翠绡兴致勃勃提议:“他家的芙蓉饼和蒸乳糕味道可好,不如我们进去吃上一点罢?” 沈仲元夏蝉俱是见鬼似地瞧着她,仿若在说:你脸皮还能再厚点不?二人交换个眼色,夏蝉先道:“哎呀小娘子,中秋节该吃月团啊。婢子知道前面有家郑记的月团好吃,我们还是上那儿去罢。” 沈仲元附声道:“不错。他家的桂花糖芋苗也甚是好喝。” 元翠绡乐呵呵挥手:“走快走” 穿过浣花街,元翠绡陡然发觉人潮均是往一个方向去,颇为不解道:“夫子,因何大家皆是向东而行?” 沈仲元答道:“去汉江观潮,多是沿此路东行。” 元翠绡更为纳闷:“汉水穿城而过,西边就走不得么?” “小娘子有所不知,”沈仲元释疑道,“京西一带过中秋有个习俗,称做踏月放灯走三桥。此间向东,恰好便会经过粉青河上的三座石桥。” 元翠绡又好奇道:“过三座桥,是为何意?” 沈仲元抬头望向天边明月:“三座桥即是三生路。桥渡人,月渡迷津。一渡前世;二渡今生;三渡来世。” 元翠绡恍然道:“原来如此。” 斜喇里突然钻出个卖花的少年郎,提着一大篮时鲜花卉拦住三人去路,笑嘻嘻道:“大官人,小娘子,买枝花簪发罢。” 元翠绡摆手:“不必了,小哥。” 卖花郎将花篮拎高些,端到她眼下道:“小娘子请看,我这儿有茉莉木樨葱兰秋山茶,哪一朵不新鲜好看呢?你再瞧这满大街的男男女女,又有哪一个头上不簪花呢?” 元翠绡环顾周遭,果不其然,个个儿脑袋上均是姹紫嫣红一片,犹如顶了只花盆一般,心头一悚,坚决道:“小哥的花好看是好看,可我偏偏不喜欢戴花。纵是别人都簪上,独剩下我,又有甚么要紧。” 虽逢异类,卖花郎却不愿打退堂鼓,仍是锲而不舍道:“我说jiejie呀,你生得这般美,即便自己不爱簪花,旁人也爱看你簪花啊。大过节的,为甚么就不能插上一支,让别人赏心悦目一下呢?”说着,笑看一侧的沈仲元道,“大哥哥,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好小子,还真是枚营销人才吖……元翠绡无言以对,扭头也朝沈仲元看去。 沈仲元面上微微一红,轻咳一声道:“随你。” 元翠绡目光又移回花篮之中,倏地瞧见五色缤纷的鲜花丛内,静卧着一只粉色绒线编就的小巧蝴蝶,心底柔柔一痛,将其掬入手心问道:“小哥,这只花蝶怎么卖?” 卖花郎爽快道:“这是我闲来无事编着玩的,jiejie若是喜欢,送你便是,要甚么钱呢” “呃。”元翠绡哪好意思白拿,指着花束对身后的沈仲元与夏蝉道,“你们也来挑几支。” 沈仲元择了一支木樨,斜簪于顶巾旁;夏蝉喜欢山茶花,选了两朵大红秋茶,饰于鬓边。 卖花郎收下一串铜子儿,道了声谢,正待拔脚离开,瞥见元翠绡在用金钗簪蝴蝶,便从花篮内,拣了截桑枝递给她道:“jiejie用这个罢,头钗簪不住的。” 元翠绡簪好花蝶,扶鬓莞尔一笑:“多谢小哥。” 卖花郎竟是瞧呆了,惋惜着道:“这蝴蝶我原本结了一对,可惜方才有位买花的公子讨去一只,不能一并送于jiejie。” 众人继续伴月前行,一路历经数座瓦子,铿铿锵锵,喧嚷不绝。元翠绡瞧着新鲜,亦不顾另二人拦阻,执意进去逛了个遍。或喝茶听书或观戏猜谜,又看人斗了一会儿蛐蛐,直到觉得肚腹饥饿,方想起郑记的月团还未有空去吃,这才肯随沈仲元出来。 元翠绡东瞧西望道:“夫子,你们说的郑记倒是在哪儿?为何走到现在还未曾见着?” “似乎是在望仙桥附近。”沈仲元指着不远一座石桥道,“不过是在桥东,还是桥西,我也记不大清了。” 元翠绡拍了拍夏蝉问道:“你知道么?” 夏蝉晃着脑袋答:“我又没来过。” 元翠绡倍感上当受骗,尖声道:“你都没来过,还敢说他家东西好吃?先头是不是在蒙我?嗯?” 夏蝉始觉说漏了嘴,急忙摆手道:“没有,没有。我是听……听春柳jiejie说的。” 元翠绡瞪她一眼:“听来的还说得跟真的似的待会儿找到了,你便不许吃,就在旁边看着。” 沈仲元笑着摇了摇头:“你们在这儿稍等,我且去前面问上一问。” 二人遂伫足相候,倏而瞧见河面漂过成群结队的小水灯,皆是质地坚韧的羊皮纸所制,有折成花鸟的亦有折成虫鱼的,其中点着一小截红烛,星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