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扫墓 (第1/1页)
袁秋华来到奶奶坟墓前,祭拜。 李昌瑛,(1899——1973),学者,作家,教育家,翻译家,四级教授;黄陂李集人,两度自费出国留学,1921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1928年入法国巴黎大学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1932年回国,后先后任上海中国公学,武汉大学外文系教授,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戏剧有《孙雀东南飞》,《活诗人》等,散文有《巴黎的一夜》,《琳梦湖上》等,代表作《游新都后的感想》等被选入高中课本;出版《法国文学史》,《法国文学》等著作;生前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幼年在家读私塾,后入武昌教会学校女塾学英语。其父李学渊思想开明且深富学养,曾任武汉市财政部长。母亲是农村妇女,所生3个孩子全为女儿,因此备受亲戚邻里的歧视,后来抑郁而死。母亲的不幸遭遇,对李昌瑛刺激极大,她立志做个有为新女性。 1934年,李昌瑛和袁世杰喜结连理。婚后,居住于武汉大学的十八栋内。所著《法国文学史》出版后,被国内各大学选为教材,她兼长散文和小说,其作品分别发表在《现代评论》、《现代文艺》等杂志,后分别编入《山居散墨》,《行年四十》两本散文集。代表作《游新都后的感想》、《再感想》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抗日战争期间,她又写了《饮马长城窟》。 扫墓归来,袁秋华翻阅族谱,同时上网搜索,一一查验,调看同时期纪录片,文史资料,文艺作品。 世界莽莽,时间荒荒,我们举目四眺,也不过这四面白墙。人的一生,穷也好,富也好;浪漫也罢,风sao也罢;再怎么过也是一生,到头来,都会化为青烟一缕,黄土一堆! 在浩瀚烟淼的历史长河中,文人若不是留下“不朽”的著作,因为艺术传承,学问研究,没有人会记载他们短暂如流星一样闪耀过的须臾人生。花样年华含羞娇俏,聪明活泼识大体也罢,矜贵才情灵动秀美,真诚善良会说话也罢,什么凤凰于飞,和鸣铿锵,什么鲜活的生命,旺盛的精力,都敌不过时光流年。岁月如梭,满脸皱纹褶子成堆,白发迟暮垂垂老矣,秃顶粗脖腆肚,手长斑步蹒跚,痴呆猝不及防,没活够却已长眠洞xue,复归自然,黄土一堆,血rou没人,尸骨化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