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友谊比赛 (第1/1页)
蓝新颜虽是学医的,但要戒掉毒瘾,也非易事,尤其是心理的依赖。袁秋华不仅生活当中不能让他有抛弃感,精神上也不能有嫌弃的暗示,还要帮他另找心灵寄托,蓝少的特长是什么呢?写写画画。想他心无旁骛,激起斗志,全力以赴,只有参加行业比赛。 袁秋华和蓝新颜约法三章:如果你在新闻稿,小说创作,文物鉴定,连赢我三场,我就嫁给你! 卧底(和蓝少说是出差)回来后,袁秋华策划了婚恋调查。经过半个月的忙碌,报社采用了袁秋华的稿子。最终,蓝新颜输了第一场。 前言 爱情无法解读,有多少段爱情,就有多少种爱情的样子。 过去几年,海岩的悲壮爱情,金庸的侠侣爱情,琼瑶的浪漫爱情等,通过电视剧解析了不同年代的人们,对“爱情忠贞”的定义,和对“真爱无敌”的渴望,及“有情人终不成眷属”的叹息。 千禧年之后,男女婚姻观、爱情观的差异,折射在感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工作与家庭的权衡、婚姻中男女的矛盾和诉求、七年之庠-----究竟国人的爱情观念呈现出怎样的姿态?爱情在生活中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这是一个现实的社会,曾几何时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变成如今的“有钱成眷属,无钱会分手”,从过去的“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到现在的“异地之痛,临时取暖”,每个人心中深藏的那个他(她),最后还跟你在一起吗?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如果没有面包的支持,你拿什么去陪伴?物质基础是安稳生活的保障,趁年轻,多努力赚钱,以后你会遇见更好的她(他)。 “中国人婚恋调查”问卷,于2002年7月9日—7月15日投放《南方都市报》阅读群,共回收有效问卷21000份,其中男女性别比例分别是61.1%和38.9%。问卷上除涉及婚恋观的相关问题外,读者还填写了地域,教育,性别等基础信息。《生活说实话》将这些票据汇总统计,揉合记者的街头随机采访,得出这份《中国婚恋报告》。 一择偶:面对中意对象,硬性条件不重要,“对的人”才重要,精神需求提高,物质条件减少,思想是否同步,精神能否契合,观念是不是一致,成为主要衡量标准,其中性格、真情、共同兴趣是最看重的三个因素。即使遇到对的人,大多数人态度谨慎,承担负责与义务,拒绝同居和闪婚。半数选择认真了解二三年,再步入婚姻。认识不到几个月,草率从事的,结得越快,离得越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