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9章 作坊出事了 (第2/4页)
她就过来问我你干嘛去了!我也没让她碰这些东西啊!” 最近天气实在是太炎热,而作坊当初修盖的时候是全封闭式的,李氏便每天煮了大量的白开水就放在作坊门口供应帮工们喝茶。 很快喊来了苗家二房媳妇姜氏,何西凤看见姜氏就忙问道:“苗二婶子,那天你来我们这工序旁边问顺子啥呢?” 也不晓得是太热还是心虚的原因,姜氏的额头上全都是汗,此时被何西凤怒问,微微的有些紧张,却又想到何西凤不过也是杨家制药作坊的一个帮工而已,仰起头说道:“我啥也没问啊!就问你干嘛去了!然后顺子说你打水喝了,我就啥话也没说就离开了啊!” 何西凤还怕姜氏这话是假话,等姜氏话说完,何西凤还忙扭头看了看自家男人,田锦绣也看着顺子,见顺子点点头说:“苗二婶子当时就说的是这些话!” 这么大的作坊,就算是谁想坑杨家,哪会是人能预料的到的。 田锦绣微微的摆摆手,“罢了,罢了,大家把最近做出来的药丸全部拉出来,一并销毁掉!” 众位帮工们一听,都纷纷倒抽了口冷气,制药作坊慢慢的步入正轨,一天至少能制作三百颗药丸,而且还是成品,直接晾晒好装进包装袋子里的,如今听杨二娘子说全部销毁,帮工们纷纷有些不舍得。 “杨二娘子,都已经做了这么多的药丸了,全部销毁,那可浪费不少银钱啊!” 田锦绣微微的叹了口气:“不销毁咋办?给方家送去?谁晓得咱们制作出来的药丸哪一颗是毒药?那一颗比例不对!” ——幸好之前拉走了两批货物已经送到了安平府城,方家也已经销售出去,而且也没传来消息说有问题。 田锦绣也庆幸发现的早,若是送到方家销售出去再发现,那可是打了自家的脸面啊!吃出人命那可是要吃的啊! 帮工们纷纷垂着头,脸色特别的难堪,却也是一点法子都没有,正如杨二娘子所说的,这些成品药丸中根本不晓得那一颗是比例不对的,如果卖出去再出问题,那杨家可要遭受吃牢饭啊! 顺子夫妇重重的叹了口气,何西凤特别的沮丧,如果自己工作认真的话,可能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了,更加不会将制作好的药丸全部都倒掉了! 她的工序旁边地方很大,整整齐齐的摆着好多个木桶,木桶里是沉重好的粉状药物,粉状的药物装进一个纸袋子里,这些纸袋子就是苗奶奶糊好的,后边的工序缺货了,直接从顺子夫妇这个工序将木桶拉走,再进行蒸煮,直到最后之作成了药丸,都是工工整整的摆放着,最先之作出来的放在后边,然后按照日子一排一排的摆放。 何西凤慢慢的走到木桶的跟前,俯身要将木桶里的纸袋子取出来,突然仰起头说道:“大家都别动,我有办法找到那些比例错误的药丸了!” 大家正伤心难过的,突然听到何西凤这样说,都忙站定了脚步,直勾勾的看着何西凤。 顺子夫妇的工序是第二个,第一个工序是将药物全部粉碎,然后到顺子夫妇这里再一一进行称重分配,所以第一个工序不会出错。只见何西凤先从自己的工序开始,像是数数一样的指着那些摆放整齐的木桶念叨,众人看不懂,只是微微的站着一动不动。 何西凤又问了自家男人是苗家二房的姜氏是哪天来说话的,得到了具体的日子,何西凤像是更有谱了一样,没一会分开了两三个木桶,然后走到田锦绣的跟前说道:“杨二娘子,您熟的药理,您看看这几个木桶里有没有比例不均匀的?” 田锦绣蹙着的眉头微微的舒展开,她像是看懂了何西凤的这个法子,微微一笑走上前去,帮工们早就将木桶里装好的纸袋子取出来搁在地上,田锦绣随手拿了一个,将纸袋子里的粉状药物摊在自己的手心,搁在鼻头微微一闻,然后又细细的观看,果真是比例不正确的那些,然后又随手拿了几个,却是正确的。 半大的木桶里只装了几十个纸袋子,田锦绣只看了十几个,发现比例不正确的也就七八个! 何西凤说道:“杨二娘子,我能确定我这个工序就只有这三桶有问题,其他的都没事!” 田锦绣不得不佩服何西凤的聪明劲儿,就连自己都没想到,这人竟然想到利用排除法,算好苗家二房来说话的日子,然后推算出那天制作了几木桶的药物,然后将这些木桶找出来,不就找到了么? 也是何西凤相信自己的工作态度,她觉得自己一直认真,是不可能出错的。所以先找出了这三桶粉状的药物让田锦绣观看一番,果真有错误的比例。然后又将之前的木桶药物拿出来,让田锦绣检测,竟然全部都没发现比例不正确的。 这样的情况下,田锦绣心里微微有了主意,苗家二房媳妇说她什么都没做,可为何偏偏她过来说话的那天就出了岔子呢? 是巧合?还是有人精心安排的?田锦绣猜测不到,不过她晓得不能打草惊蛇,心里微微的叹了口气,并没有说什么。 然后其他工序也按照何西凤的法子来推算,到最后也就销毁了一百多颗药丸,帮工们虽然觉得可惜,可想到这样毕竟还节约了不少,帮工们心里也都微微的高兴起来。 …… 帮乡亲们将玉米种子上搅拌上农药,大杨村的乡亲们心里都特别的开心,都很佩服田锦绣的聪明劲儿,又想到人家这样大无畏的为乡亲们着想,心里更是感动的不行。 纵是那些尖酸刻薄之人,来杨德海这院,也照旧的给他们行方便。 这一日,杨德老在门口坐着,老远就看见钱子桐磨蹭蹭的往自家的方向走去,身后还带着衣衫整齐的钱氏,钱子桐回乡的这些天,把钱氏照顾的特别的好,期间还带着钱氏去镇子上的药房看病,说要将自家娘的疯癫怔医治好。 钱子桐刚回乡的时候,大杨村的村民们很多猜测,钱子桐肯定会对付杨家,毕竟钱氏疯癫跟杨家有很大的关系,可是乡亲们逐渐的发现,钱子桐并没有这样做,就是遇上杨德海,钱子桐也是礼貌有加,遇上杨家的孩子们,钱子桐也是笑眯眯的。 一些嘴长的乡亲们私底下还偷偷的问钱子桐为何不报复杨家,那位温和的脸上挂着一丝笑容,带着书上般的秀致缓缓的说道:“恩恩怨怨何时能分的太清,能撇过就撇过,只要往后日子过的好就成!” 这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说出来的话都文绉绉的,那些嘴长的乡亲们似懂非懂的探探头,又怕被人家钱子桐看破自己并没有听懂,都纷纷赞叹一番赶紧的离开! 钱子桐缓缓的往杨家的方向走去,钱家也有几亩地,只是家中只有钱氏一个人,地里的草已经长疯了,钱子桐看着地里比庄稼都高的杂草,他虽然是农家的孩子,可是打小爹娘让他读书识字,很少下地,他花了七八天的时间才将地里的草拔干净,然后又把地里的麦子割玩,四五亩的地就打了三袋麦子。 钱氏之前没疯癫,也是不好好种地,整出那么多的幺蛾子,想着如何赚钱,如何跟杨家争生意,根本就没管过地里的庄稼。 钱子桐第一次下地干活,累的是浑身发软。他来到杨家的门口,笑盈盈的说道:“杨大叔,我听说您家调配出来的药物,将玉米种子搅拌一番,种下去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