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九五章、孤可爵进位公否 (第1/1页)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春三月。 曹老大自邺城到许昌,就“赞拜不名”等礼遇,入朝称谢。私下却是让已经赶回许昌恭候的董昭,密问荀彧:曹老大劳苦功高,可否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否? 荀彧以曹老大乃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不宜如此。 好吧,曹老大对此勃然不悦,心意难平。 夏四月,车驾至谯,命连续上了三道以病请辞表得不到回复的平南将军、荆州刺史陈恒,赶来谯县。 谯,乃曹老大故里也。 这位号称有病的狡狐,一路日夜兼程,倍道而行,只用了十余日便赶到了。 这速度,别说是有病之人,就连身体强健之人都经不住劳顿。而狡狐呢,却精神抖擞,红光满面,说话都不带喘气的。 啧啧,连表面功夫都不带做的。 不过呢,曹老大并没有道破,只是挥了挥手,让他跟着,行走于乡间的原野上。还让带着宿卫的许褚停留下了脚步。 陈恒当即一愣,连忙解下腰侧的佩剑及小军弩等利器,交给许褚保管,自己趋步跟上。身子落后了半步,恭敬异常。 不知道是因为原野之上的绿意葱葱,空气沁人心扉;还是难得有了踏青闲情,曹老大一开始的话语,都在叙说着家常。 时不时的,还感慨说自己幼年时就在打猎过什么的,场面一度贼亲切,贼温馨。 一如父子。 但是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 废话了半天的曹老大,脚步不停,嘴上却是话锋一转,“子初,汝三番上表,何所思邪?莫非是心慕程仲德之‘知足不辱’乎?” 知足不辱,出自于《老子》。 也是程昱在赤壁之战后,闭门谢客,归还兵权给曹老大时,所用的理由。 “回主公,恒不敢于程奋武将军比肩。” 跟在背后的陈恒,先是停下脚步拱了个手,方才趋步跟上,“恒,微末之身,得遇主公之厚爱,以一介刀笔吏入仕,今已经是平南将军矣。恩隆之重,朝中无人能及,常为惶恐,心不能安。是故,思虑良久,有所得:如今天下格局,恒不在荆州,胜在荆州。” 嗯? 顿时,曹老大闻言,便停下了脚步,回首而顾,脸上尽是疑惑。 在他的揣测中,陈恒以病去职,不外乎是不甘心放下权力,亦或者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罢了。哪想到,此子竟然飙出来了一句,是在为征伐天下而考虑。 “子初,可试言之。” 目光在俯下脑袋的陈恒身上,流连好久,曹老大才出声。他自己都没有发现,他的声音里,已经带上了一丝期待。 陈恒听出来了。 看到曹老大的思路已经被自己引着走,马上就趁热打铁,“恒所思,有三。” “其一,主公数年前便在芍陂屯田治水军,修缮舟船,意在江东。去岁荆南之战,孙仲谋大败;今岁主公车驾南来,不日必然讨伐江东。此天下皆知也。若是扬州有战事,我军在蜀中、汉中将无战事。此乃常理也。” “然!” 曹老大嘴角微翘,抚了抚长长的胡须,便再度缓缓向前。 他对陈恒说的,一点就透,还举一反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