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终结者_第二百六十六章 巧言令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六章 巧言令色 (第2/2页)

留名的人物。”

    “安定王真是好口舌,可之后呢……”

    “呃……”李煜一时语塞,之后的事情他当然知道,但却实在不好开口。

    “后来,这边菩萨边罗汉边观音又成了边和尚,最后退出福州时甚至有百姓喊边贼秃走了……”

    “大将军无须挂怀”

    “当然,只是为何当地民众对本将的态度转变如此之大?”

    “这自然是知道的,前有陈觉,后有魏岑出任监军搜刮无度,残民以逞,这才惹来众怒,不过却都算到将军头上。”

    “不错,正是如此。陈魏二人来时都示意愿与我为党,并且发誓,只要结党,则一切军政大事他们不再插手,所要的只是边某的一个态度而已。”

    “嗯?”这倒是第一次听说。

    “所以,大将军拒绝了他们,陈魏二人便怀恨在心,想尽办法来肘制大将军,甚至不惜夺权乃至假传圣旨?”

    “其实他们所求无非二者,一边某站到他们那边去,其次边某的上奏中要将此二人吹成将才人物。”

    “大将军不愿意,所以他们只好自己谋取军功,结果落的一败涂地,丧师数万!?”

    “正是!”说完边镐意味深长的看了李煜一眼。

    刚才这番对话把边镐的立场完全摆在台面上。

    他绝不结党,只当李璟的狗而已。

    “大王请回吧……”边镐下了逐客令。

    “大将军忠义让人佩服,只是仆眼下都有一法,可以助大将军在一日内便破城,不知大将军可愿意听听……”

    “什么?”边镐闻言一跃而起。“大王莫要消遣某家”

    某家乃是市井人常用的自称词,语带粗鄙,所以也就流传于民间。

    边镐素来以儒将自居,又是个信佛的居士,对口孽问题更是看的极重,脱口而出一句半粗话,足以说明他内心的激动之处了。

    “怎敢欺瞒大将军”李煜心里偷笑,刚才下逐客令,现在看来已经上套了。

    “此法也不能说完全,一来夺城还是要靠将士用命,二来,这算是仙法或者说妖术也成,子不语怪力乱神,大将军可愿意?”

    边镐瞬间眯起了眼睛,上下打量了李煜几眼。

    “仙法,妖术?大王久居宫内怎会这些?”

    “这说来话长,不说也罢,不过大将军可知道我那七弟为何莫名被发到伪汉国?”李煜也眯起眼睛笑吟吟的问道。

    “听闻是因为酒后君前失仪……”

    “大将军果然耳聪目明”李煜夸了一句

    边镐神色不动“大王莫要取笑,倘若耳不聪目不明的话,边某只怕早就成为冢中枯骨。”

    “那日我那七弟,确实是说错了话,但我可向节帅保证,他滴酒未沾。”

    “是你搞的鬼?让他胡言乱语”

    “不是搞鬼,略施小手段,让他将心中所想皆尽吐露而已,倘若他心中所虑皆是温良恭俭让,只怕来这儿监军的便是他了。仆也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

    “所为何,不为何?”

    “乱起心志,诱其吐实,为之;使人胡言乱语,不知其所言,不为!”

    “那你为何要如此做?”

    “节帅何必明知故问?”

    “你也是?”

    “仆乃俗人,自然有俗念”

    “倒是痛快人”

    “这是自然,仆所愿者,无非是请大将军明面上保持中立,暗地里与我亲善即可,并非要你站队。”李煜见状赶紧将自己的所求先说出来。

    边镐一愣,“这便是你所求?”

    “正是”

    “边某不信!”

    “大将军何必不信?倘若节帅换到我的位置上来,只怕也只能如此行事了。仆上面有太子,有三叔,四叔,我若是真大张旗鼓的要求节帅效忠与我,那才是真蠢。”李煜撇撇嘴。

    “仆现在求的无非是个自保而已,能在这个世道中多拉到一个盟友便多一份自保手段。起码不要随便陷入人为刀俎我为鱼rou的境地。”

    “节帅要效忠圣人只管去效忠好了,说到节帅效忠的乃是这张位子,而不是人”

    “大胆!”

    “此刻只有你我二人,节帅何必不认。再说这又有何不可?仆是个商人,待价而沽在仆看来天经地义!”

    “你……”

    “节帅啊,李煜和你直说吧,这次我助你破城,但你得替我打个掩护,不能说破城之功在我,这是其一,其次,如果圣人有意让我独领一军,那多半是从雄武军中划分一部分出来,节帅到时候可不能坑我,老弱残兵我是不要的,再次,节帅又何信息请及时告知于我,大家共同进退!”

    “听起来倒是不甚过分,只是你只助我破城一次,便想要那么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