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四章 朗州城后续 (第1/1页)
至于他为什么有这胆子拿着这个伪造的圣旨去骗人? 放在平时是绝对不敢的,伪造圣旨在哪朝那代都是十恶不赦的大罪。 别看李璟喜欢他,可真他敢玩假圣旨的话,第一个跳出来治他罪的便是当今圣人了。 可现在是非常时期,李璟情况不明,说难听点就是生死不知。 自己在和时间赛跑,能糊弄一时是一时,不管三七二十一,得先从马希甲这儿榨出最大的油水来再说。 一方面,与其消灭马希甲,不如想办法让他靠到自己的船上来。 朗州城干脆不要了。 那样只要派出少数部队守住长沙,雄武军方能腾出手回到武昌。 再有,马希甲作为眼下马殷最年长的儿子在马楚威望颇高。 如果真的捉来一刀杀了,固然军功上是好看。 但武平军的刘言和静江军的孙朗就无人可制。 他们缩在马楚的西南和东南面,南唐大军不可能去征伐,而他们则可以在边镐回师后,利用地形和人望的优势反复偷袭sao扰。 现在留马希甲一条命在,起码也能震慑住那两人。 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马楚了,能够维持一个短暂的平稳期是李煜的当务之急。 再说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非常时期行非常之法,先把局势稳定下来,然后是带着雄武军进攻江宁也好,或者是通过别的办法保住李璟的皇位,那么这点小罪过也就烟消云散了。 说到底这不就是儿子假冒醉酒老爹的笔迹在不及格的试卷上签字么。 性质差不多啦。 ……果然,两张假圣旨把他们骗的一愣一愣的。 看完之后,马希甲的眼睛有点发亮。 本来当他只有朗州这么一块地盘后,其势力莫说比长沙的南唐军队,就是和刘言孙朗比起来都处在下风。 而且那两人平时就眉来眼去,弄得不好一块儿出兵吞掉朗州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他之前死活不愿意接旨就是这个道理。 眼看李煜现在有伸出橄榄枝的意思,马希甲觉得这对自己似乎是个机会。 虽然这小子才十三岁,而且看上去实力很差。 但作为众驹争槽中的主要人物,马希甲对夺嫡倒是多有心得,夺嫡这种事情说起来也很简单第一在皇帝心中要有地位,第二手上要有兵。 当然最要紧的,是夺嫡者本事要是个人物,有这份野心才行。 像他自己的长兄,明明有着大好前程,结果却跑去当了道士,也不知道自己的大侄子对此到低是什么想法…… 马希甲按照这几条来对照李煜现在情况,觉得这小子现在好像没什么机会,但仔细琢磨之下却并非如此。 十三岁出来当监军,而且在江宁城的时候身上就有一堆职司,还是名满天下的诗人,有这样的儿子,哪个当爹的不喜欢? 而且还点名让边镐拨出一万人给他成立新军,十三岁的大将军,这妥妥的是老子眼里的宠儿。 至于今天孤身入城之后舌战众人的所表现出来的个人能力和气概,也让马希甲有点自愧不如的意思。 所以现在与其缩在朗州城里等着被别家吞并掉,不如放手一搏。 “臣马希甲,愿奉大王为主” “臣张少敌,原奉大王为主” “臣袁有恭,愿奉大王为主” “好,三位请起,李煜在此发誓,倘若有那一日,绝不忘各位今日之举” “谢大王” “好,你们且起来,此事只限于你我四人得知,对外只说你愿为武平军节度,我自有办法劝说节帅退兵,但有两条你们也要做到” “大王请讲” “一来上表谢恩,这个现在就写,我递给节帅作为你等彻底归顺的信物,第二,我要从你们这儿带走一支军队” “??” 李煜见他们面露不解之色,遂解释道“为何我能劝节帅退兵?此次出征前,圣人另有密旨,马楚虽乱,不过小恙,大唐心腹之患在北方,眼下三节度和郭威正打得热火朝天,倘若我军借道南平!” “则陕南之地便可归大唐所有?” “正是!” 马希甲想了想道“大王,实不相瞒,下属手上只有二万五千禁军,其它的州兵乡兵实在是做不得数,既然大军要退吗,那么向来长沙城也不会留太多军队,这机动支援兵力便不足了。” 咽了口口水继续道 “刘言,孙朗野心勃勃,双方勾搭日久,我父再世时尚且能压制他们,现在只怕是完全不怕臣放在眼里,所以为了自保起见,朗州怎么也得留下两万人,否则刘言孙朗只要合兵一出,则朗州城必破” “所以你只能拨出五千来?” “是,属下惭愧” “嗯,五千虽然不多,但你说的确实在理,倘若朗州被刘言等人吞了,我这番心思都白忙了” “张都指挥,你且将前像军交于大王吧” “是” 张少敌当即喊来传令兵命他将前厢的主要军官都喊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