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一章 国安康,人安乐 (第1/1页)
回到上古当大王正文卷第三百九十一章国安康,人安乐大军得胜的消息很快传遍京城,胜利对于百姓来说,仿佛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丝毫没有意识到若是齐国战败他们会遭遇什么。 虽然百姓们也在为杨浩的胜利而欢呼,但是相比曾经的胜利,好像是少了些什么。 杨浩在一瞬间仿佛明白了什么,长安周边的百姓太平太久了,以至于年纪小一些的根本就没见过战争。 这些人就像是生在在温室中的花朵,被自己制定的一套法律保护着,对外有军队将危险挡在过门之外。 这种情况对一个国家来说自然是极好的,但杨浩却有些莫名的烦躁。 他担心长此以往下去,齐国会慢慢的陷入到一种虚假的繁华太平之中。 没了来自外敌的威胁,不知道军队会不会堕落下去。 会不会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悲剧发生。 对此他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总不能因为这个可能性,而做出一些损害齐国安定的环境,这绝对是脑袋坏掉了。 叹了口气,骑着马继续接受百姓的夹道欢呼。 在一声声,大王万岁,大齐万岁的声音中,杨浩有些疲惫的回到了王宫。 大军得胜,赏赐是必不可少的,只不过在赏罚结果定下来前,杨浩在宫中大宴群臣一番。 文臣武将们相互吹捧着,杨浩没有多喝,只是小口的泯着,带着微微的笑意看着自己的这些大臣们。 在他们的身上,杨浩再也看不到,刚来到这个时代时那种野蛮。 而多了文明人的特质还有官场上的虚情假意。 这一切杨浩都尽收眼底,但是他知道这是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 正向那句经典台词一样,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齐国的朝堂就是越发诡谲的江湖。 而坐在杨浩身侧的杨志,见自己的父王情绪不高,便低声道:“父王可有心事。” 杨浩放下酒杯,淡淡道:“哦!为何如此一问。” “儿臣觉得父王好像并不开心。” 杨志关心道。 杨浩笑了笑:“没什么,不用担心为父,你这段时间做的很好,为父很满意。” 杨志挠了挠头道:“都是群臣的功劳,儿臣自知才浅,不敢居功。” “你也不用谦虚,为父都看在眼里,有功无功我心中自有定数。” 杨志表面上淡定无比,心中却早已经乐开了花。 “儿臣惭愧。” “年轻人虽然锋芒毕露不好,但也不能过于谦虚谨慎,这段时间你多研究一下大齐这些年的政策,这对你会有帮助。 ” “儿臣记下了。” 杨浩点点头,忽然想起来什么,道:“你从灵州带来的那个商人现在如何了。” 见杨浩提起东门,杨志皱了皱眉。 “父王,东门按着您的吩咐去了科学院,目前正在做些打扫得活,过的还算可以。 只不过前些日子,儿臣见过他一次,此人好似有些疯魔了一般,面容枯槁,蓬头垢面,口中总会念道着“差在哪里,到底差在哪里。” 儿臣担心此人会辜负父王的期望,儿臣识人不当还请父王责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