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9章 格物的目的 (第1/1页)
王守仁从军的消息立刻就在军中走漏出去,很多人都跑过来看一看状元公子,格竹怪才是什么样子,临走时有些促狭的还要问一问,“王大公子,您竹子格的如何了?” 王守仁倒也不生气,显得胸怀坦荡,张超听说之后,十分生气,“失败乃成功之母,现在没有收获,不代表未来没有收获。王守仁能亲自实践晦庵公的格物致知之学,这才是治学的态度,尔等应该学习他,而不是嘲笑他。” 现如今张超是进士,还有一套能够自圆其说的理论,所以可以说是当世有些名望的思想家了,好吧,站在前人肩膀的张子卓绝对没这个觉悟,但是他确实有这个地位。他这么一点评,这些人都羞愧不已。 王守仁知道之后,就拜访张超表示感谢,当然这不是主要目的,更关键的是讨论一下格物之学,张超明白,十个自己,一百个自己也别想在儒学上跟王守仁讨论,所以他不得不另辟蹊径。 “守仁,坦率说,吾对晦庵公的格物致知之学了解不深,也就是按照朱子集注所说,用于科举而已,吾不是理学家,对此亦不感兴趣。” 张超如此说话,王守仁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十分纳闷的问道,“先生的物理学初步不就是研究如何格物的吗?” 张超摇摇头,他说道,“这句话对也不对,对的是,吾推崇的物理学,确实需要研究世间万物,但是不同的是,最终目的不同。 晦庵公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通过观察外界来探究自身。 因为儒学一贯以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感悟的,圣人知道真理后,再普及给一般人。这也是你格竹的目的,希望通过观察外界,来认清自己,最终成为圣贤。” 王守仁点点头,张超号称对格物不甚了了,但是他这段话说出来就表明张超对于最基本的道理还是知道的,他确实没有说错,自己格竹的目的正是在此。 但是张超接着说出了一段话,却再次震惊了王守仁,“吾这本物理学,目的是从探究世间万物而获得知识,然后用获得的知识去改进工具,提高生产力,造福天下万民。 我试举一例,你就明白了。同样是格物,我格黄连,得到了黄连素,然后用来治病救人你格竹,目的是探究道理,然后成为圣贤,这就是你我格物的区别。” 张超这段话非常清晰了表明他的物理或者说格物的目的与王守仁格物的巨大差异,这段对话说完之后,王守仁沉默了。 张超接着说道,“守仁,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没有成为圣贤之心,但是在我看来,无论什么学说,根本的目的在于用。侥幸的是,我获得了一些成功,所以才有胆量把自己的感悟写出来,让世人讨论。 守仁你无论是想成为圣贤,还是想成为名臣,我都希望你的学说能够立足于实用,而不是如同魏晋那些士人一般执拗于清谈,那样的学说于天下无益。” 张超又说出了他当日对徐溥说出的三个有利于,这才拍了拍王守仁的肩膀,正在发呆的王守仁愣愣的回过神来,给张超深施一礼,诚服的说道,“先生教诲,学生明白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