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往华语乐坛扔原子弹 (第1/1页)
过了大概两三分钟,卜朽似乎准备好了,对着侧面点点头。 于是,鼓声开始响起来,带着一股奇异的节奏。 然后,吉他伴奏响起,轻快却也奇异。 这难道还真是一首说唱? 粉丝们难免有点担心,因为流行歌曲和说唱还是不一样的,曲子抓不抓耳朵是很容易判断的,而说唱这个东西,节奏性要求很强,脱离了伴奏清唱的话,至少失色一大半! 这一点也正好跟杨玉莹擅长的甜歌形成强烈的反差,甜歌恰好就属于哪怕没有伴奏的清唱,都会很好听的那种。 当然,这也是华夏音乐的传统——注重旋律,没有节奏。 再者,说唱的另一个要求——歌词,歌词是判断一首说唱歌曲质量的最重要的标准,偏激点来说,是唯一标准! 不过事已至此,观众也只能看看卜朽经此一役,是继续战无不胜,还是彻底功败垂成。 期待、担忧、惊愕、质疑、不屑、嘲讽……所有的目光,全被卜朽隔绝。 他的心沉浸在一个肝肠寸断的妇人在小村外的溪边河口,每天折一枝杨柳,默默等待夫君回家,以及一个浪迹天涯的官人,在天涯海角满脸风霜落寞,归心似箭,无能为力又内疚的故事…… “娘子娘子却依旧每日 折一枝杨柳你在那里 在小村外的溪边河口默默等着我 娘子依旧每日折一枝杨柳 你在那里在小村外的溪边 默默等着,娘子……” 卜朽的声音一起,伴着那奇异的鼓点和吉他,再配上他古怪而忧伤的唱腔,观众的表情在这一刻被定格! 四位导师和媒体评审团上的很多人瞬间就瞪大了眼睛,其中刘歡和哈林不约而同的扭头对视……一脸懵逼。 居然还可以这么唱? 《娘子》是首被严重低估的神曲,是周董最高水准之一! 它是第一首真正做到中西合璧的流行歌曲! 别人写歌都是“依字行腔”,词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旋律要跟着词句的律动和音调走,而周董这首《娘子》则是“依律动行腔”,律动感是第一位的,旋律和歌词要跟着律动感走。跟不上的时候,哪怕把词拆了,解构了,破坏了,也得跟着律动感走! 这就是周董! 卜朽眼睛半闭半睁,肩膀不断轻晃,奇异的说唱节奏里,带着nongnong的华夏韵味。 然而,给人的这一种“站不稳”、“抓不牢”的感觉,更加挠心,更加勾魂。 “一壶好酒,再来一碗热粥 配上几斤的牛rou 我说店小二,三两银够不够 景色入秋,漫天黄沙掠过 塞北的客栈人多 牧草有没有我马儿有些瘦……” 这是说唱吗? 当然是! 但是……但是为什么感觉就是那么怪呢? 杨玉莹黛眉微蹙,她虽然是甜歌皇后,但不代表就没接触过说唱这种黑人的音乐,但显然卜朽唱的这首歌有着截然不同的味道! 她扭头看向哈林,发现他正闭着眼睛,手指跟着节奏摇晃,一副听得很享受的样子。 但不管怎样,那种nongnong的思念和乡愁,那种怪异的曲调、歌词、唱腔、律动都是绝对正宗的华夏风味! 这是……华夏式说唱! 杨玉莹想明白了这些,甚至因为卜朽诠释出来的这种崭新而奇异的说唱风格,还脑洞大开起了个名字——华夏式说唱! 想到这个名字之后,她顿时变得欣喜不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