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三四 如此 (第1/1页)
高顺在原地做势顿了顿,又将视线望向李儒,但见李儒没有言语的举措,便随即辞礼。 “既然无事,高顺不打扰了,在古北口,若有不便处,着人寻我就好。” 言罢,高顺自顾与两人颔首,径直开了房门,脚步声渐行渐远。 贾诩看高顺如此作态,出乎其意料之外,转过身来,见李儒似有含笑望着自己,不禁摇头晒然道:“到了此时,我大抵才知道,高顺如此才能,在董相军中竟不能彰显,难怪吕奉先将高顺派遣到了幽州边陲。” “哈哈!” 李儒早看出,贾诩还有话没有说尽,然而对高顺了解一些,你既然说无事,高顺便真的当你无事,与这等人议事,弯弯绕绕太多,不过是自讨没趣罢了。 能见到贾诩吃了闭门羹,于李儒来说,也是一桩趣事,不过,想来经了这遭,以后贾诩再对上高顺,定然不会如今日般狼狈。 “我知文和谋事,向来先定三分,这一路,文和随我去见了上谷郡,新州,再到眼下渔阳郡,先前,在新州时,我听文和对刘策说的那些话,让刘策意识到他未曾考虑到的危机,贾文和惜字如金,若是有什么念想,可否与李某详细说些。” 说出这番话时,李儒已停下了手中笔枝,虽然有强询的意味,周身却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 贾诩没有犹豫想过,当即沉吟道:“文优或许有所不知,当日,刘协唤我与钟繇去二层阁楼时,让我两人务必去幽州说服刘和救援,似刘协这般小小年纪,能有如此隐忍心性,这天家血脉,想来是有其弥足之处,其实,刘协让我北行,幽州也不是唯一选择。” 说到此处,贾诩意味深长的看了李儒一眼,故意买了个关子,再尔道:“文优聪慧过人,可猜到刘协心仪的另一人是谁。” 李儒知晓,贾诩为人讳莫如深,但是其自有傲气,既然说出这桩事,那便绝不是虚言。 对于刘协,李儒浑然没有什么敬意,当初李儒亲手鸩杀了一个皇帝,心态早已发生了许多变化,是以,刘协之死,对李儒来说,算不得什么让他震惊之事。 凡事擅谋之人,对于智慧多有自负,才有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由来。 对于贾诩明以考校,李儒自然没有不接下的道理,且以李儒聪慧,早听出来,贾诩虽然说的是其事,实则是在询问李儒对于天下诸势力的看法,文人之间这等明话暗义的把戏,让那些不够聪明的人深恶痛绝,偏生文人对这般套路又极为喜爱。 李儒凝神想了片刻,须发遮掩的半张脸也变得严肃,继而朗声道:“刘和这小子,年纪不大,也算是有些本事,如真的让他成长起来,得了势力,说不得会有一番作为,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可惜了!” “当初在洛阳时,袁绍与何进,张罗着让董相进京,才有了后续诸事,想来,刘协已知袁绍,袁术两兄弟,从未将他放在眼中,至于荆州刘表,倒有些勇气,只身入了荆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