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九章 再次和谈 (第1/1页)
三国战神马孟起虎牢关下,小将扬名第一百六十九章再次和谈送走了信使之后,马超再度回到军营中,思考如何解决当下和董卓的冲突。 如今的金城武威二郡,百废待兴,不易妄动干戈。他此次也是趁着烧当羌王恰好带兵前来援助,才抓住机会,偷袭张济,使其大败亏输,并乘胜追击,夺了汉阳郡几个县城。 因此,这眼前的一切胜利,都是一种虚象。只要董卓坚决地想要和他大战一场,那么可以想见的是,马家父子必然无法抵抗,肯定要失去大片土地,甚至直接被董卓所剿灭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局势也并不一定会这么坏。因为此刻的董卓也面临着和他们同样的问题。 尽管董卓已经休养生息半年,但去年一场大战大败亏输,实力大降的事实是短期内无法扭转的。 而且董卓所拥有的地方包破凉州三郡和整个关中之地,要比马家的地盘大了好几倍。 因此,纵使他的人马足有五万之多,但他要防守的地方也同样辽阔,能否集结兵力和马超一战还是个问题。 毕竟,如果调集极大部分兵力在凉州大战的话,那么朝廷和部分虎视眈眈、距离较近的关东诸侯必然会趁虚而入,攻破潼关,拿下长安,占领关中。 从而让董卓没有立身之地,只能在凉州继续混着苦日子。 而已经在洛阳的繁华中纵情声色、灯红酒绿了一年的董卓,且不说能否再次由奢入俭,重新回到艰苦的生活,愿意再次重头再来。就是他手下那些习惯了骄奢yin逸的将领,恐怕也不会愿意这样做。 再说了,就算他不介意吃苦,但对于自己的实力再次降落,只能偏居凉州一隅这样的境地必然是介意。 因此,马超推测,除非董卓是疯了,同时完全听不进李儒的劝解,才会不顾一切和自己大战一场。 除此之外,最坏的结果就是抽掉两三万兵力,威压金城一带。 而两三万这个数字,虽然对于马家来说有些庞大,但并非完全不可抵挡。 只要谋划得当,就可以分而化之,各个击破。最终相互僵持不下,逐步妥协。在此之后,看的就是各自的运气和发展速度了。 马超在七月初攻入汉阳郡之后,只是花了几天时间就兵逼冀县。不过此刻的张济,得到了坚城之利,自然不可能会被马超轻易攻打进去。 虽然说马超也趁机派人夺取了冀县以西的三五个县城,但是兵力分散之后,就更加难以攻克冀县。 而且马超心里也清楚,张济在这凉州的兵力可不止眼前的不到三四千人。从刚刚“俘虏”的霍霄口里,他知道此次霍霄和张绣各自还带来了三千人,分散在安定郡等各地。 若是张济非要铁了心将这些人马重新招回来,那么他就可以重新聚拢起一支人数上万的部队,和马超一决雌雄。 而面对这样的局面,在没有偷袭和追击的情况下,在敌方士气和体力完整的情况下,正面对决,马超并没有多大的希望获胜。 就算能够获胜,那也是残胜,对于目前的他来说,并不值得。 只不过,张济同样是个性格偏软之人。一般来说,除非把他逼到了绝境,否则绝对不会想出这样惨烈的方式来和敌人拼一死战。 毕竟,要是抽光了所有的兵力,那么安定北地等郡就很容易落入他人之手。 除非能够全灭马家父子的人马,进占金城、武威之地,而不是只是击败马家,他才有可能这么做。否则的话,这样得来的利益还比不上安定、北地两郡失守之后的损失。 因此,这段时间里,马超就是带着那三千精骑,每日骑射往上面抛射几波箭雨,压制城头的士兵。 剩下的几千名步兵和羌人部队,负责分兵占领各个县城,并时不时派人运了一些粮草,以供给这些军队继续作战。 不过,金城那边的局势也比较紧张,粮草辎重有限,不可能长久供应他们来作战。 马超也没有着急,因为他知道张济那边同样面临着抉择。 只不过张济并没有自己这样大的话语权,他在董卓麾下的地位不但比不上自己,甚至比不上庞德在自己父亲心目中的位置。 因此,即使张济奉命驻守凉州三郡,但却并没有太大的自治权,他想要作出决定,还得等长安那边董卓李儒等人商议出结果之后才能执行。 果不其然,过了数天,就在马超来到这里已经快有二十天的时候,张济终于派人打开城门,派出一名自从长安那边来的使者,来和马超谈判。 对于马超对冀县采取的是围三缺一的方式,因此长安那边来的使者完全可以没有阻碍地进入冀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