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战神马孟起_第一百八十四章 初平四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四章 初平四年 (第1/1页)

    三国战神马孟起虎牢关下,小将扬名第一百八十四章初平四年时间不知不觉之间,已经进入了初平四年。

    从年数上来算,这是马超进入这个世界的第四个年头,从具体时间来算,也已经过了两年半。

    在初平三年的政绩考核中,原先被任命为临羌县令的张既表现优异,在马家治下数十个县城的县令里面,政绩相对而言排列第一。

    怎么说呢,不愧是在历史上名留青史,擅长治理地方,在雍凉一带拥有很高的声望和作出了很大贡献的人物。虽然比历史上提前出道了几年,等这份能力却依旧没有丝毫的减弱。

    因此,马超当即也就有了理由,将他提拔成为了武都郡的郡丞。

    乱世之中,选拔人才就要不拘一格。虽然张既担任县令只有一年,但能力极其出众,政绩让人无话可说。因此被提拔为郡丞,众人倒也可以理解。

    说到底,这个升官速度虽然很快,但在这个人治的时代,还是完全在可承受范围之内的。

    而原先的武都太守、马超攻克武都后被任命为郡丞的那名官吏,则是被调到了陇西担任太守。

    如此一来,也算是既做到了各地的官员流通,防止某个官员在某地盘根错节,市里过大也算是安扶人心,同时又提拔了年轻一代能力出众的官吏迅速上位。

    原本的陇西太守和武都太守都是临时由马超来兼任的。不过,现在这两个职务他都想的卸去了。

    原先的武都太守稍微被降职后,又重新被提拔为太守。这一举动对于原来武都郡内各大官吏可以说是一种明显的安抚。

    但又把他调往外地,而不是在本地继续担任太守,因此也就避免了武都郡原先的官僚势力坐大,影响到马家对武都郡的掌控。

    至于新的武都太守,暂时空缺,名义上依旧由马超兼任。但马超已经决定卸下这两郡的职务,带领部分人马返回金城。

    因此,可以说以后的武都郡实际上就是张既一个人在负责治理,全权负责郡内各项大小事宜。

    成公英被留了下来,作为武都郡的都尉,协助张既管理武都郡。不过身为都尉,一般都负责的是军权,负责治安和防御外敌,平时的治理还是以张既为主。

    马超在武都郡内留下了八千之数的人马,然后自己则带着剩下的七千整编后的士卒,踏上了北归的路程。

    武都郡内原先各项政策,民兵训练和屯垦戍边,都实行得非常之好。因此张既和成公英在接下来,就主要是负责监督和实施了。

    政绩方面,张既当然也可以施展自己的本领,有别的方法再推陈出新。不过治安方面,成公英就只需要因循守旧,保持武都不出乱子,以及防备有可能出现的外敌入侵就可以了。

    先前的临羌县令,负责的只是一个县的地方,而如今的武都郡丞,管理的可是境内的五六个县城,治理难度无疑提升了很多。

    尤其是实际上的武都太守并不存在,张既名义上担任的虽然是辅助太守治理一郡之地的郡丞之位,但实际上却要一个人独自负责一郡之地的治理。

    这对于他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次非常好的锻炼机会。马超已经想好了,如果张既在这个位置上能够干两年,同时表现良好,那么就会直接把他调往别的地方担任太守。

    留下这两人在武都,又留下了几名可靠心腹的中层将官,负责协助成公英训练民兵和保持马超对军队的掌控力之后,武都郡内就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了。

    至于陇西郡,新任的陇西郡太守也知道自己的本事,在原先武都郡的时候也和马超配合过,自然知道该如何去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况且,他为官时间很长,年纪如今已很大了。马超的初步打算是,让他在陇西郡太守的位置上无为而治个几年,然后光荣退休,多赏赐些东西以示礼遇就可以了。

    而陇西郡都尉的位置,则是由马腾亲自签发命令,将远在武威之北的北宫离调了回来,充任此要职。

    北宫离本身就是羌人,他的父亲北宫伯玉,更是以前的羌人大族头领。

    这陇西境内,虽然大部分都是汉人,属于马家治下,但毕竟当初和羌人共分陇西,附近几个县城都是羌人的势力,羌人在陇西境内的居民也很多。

    北宫离的这个身份,倒是对于处理这些问题有着很大的裨益。

    尽管马家和羌人的联盟处于蜜月期,最近一年来也没有发生什么矛盾,但这种加深双方感情事情,还是多多益善为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