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战神马孟起_第二百一十七章 河西走廊的彻底平定(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七章 河西走廊的彻底平定(三) (第1/1页)

    三国战神马孟起虎牢关下,小将扬名第二百一十七章河西走廊的彻底平定马超收到张辽等人的书信的时候,已经是十月底了。

    由于他在酒泉时得知了敦煌军内讧的消息,因此,审时度势之后,也就暂时停留了下来,等待最后的战报。

    原本他是打算将这批兵马带到张掖郡,交到庞德手里,由庞德安排运往金城,然后他自己再折返一趟敦煌,安排完敦煌诸事后,再带着多余的人马和将领返回金城。

    如今看来,就不用这么折腾了。对于张辽的能力和忠心,马超都是颇为认可的,只需要在大的方面书信交待一下即可。至于兵马,就让其他将领直接带回来即可。

    收到书信后,他立刻指示,让马岱留下来辅助张辽,典韦、候选、马休三人带领七千五百兵马返回酒泉。

    马岱不同于马休,表现出来的潜力和性格沉稳程度都颇为不错,把他交给张辽打磨几年,留在这河西之地历练一番,相信会有很大的进步。

    至于剩下的五千人马能否稳守敦煌,这一点马超并不担忧。马家军实行的是精兵政策,即使如今的部队里有许多人马素质一般,但那也是一路收编混入了不少新人的缘故。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这些人将会被加强训练,提供充沛而又富有营养的食物供应,各种实战演练都会逐步开展。再加上统帅他们的又是智勇双全的张辽,除非有大规模敌人入侵,否则问题不大。

    更何况,只需再过一两年,敦煌这边也会实行屯垦戍边政策,五千精锐将士只是表面上的兵力,实际上还会有一万多民兵,这也算是一股战斗力了。

    敦煌之南是秒无人迹的祁连山,有着天然屏障,以东是马家的势力范围。只有北、西两面可能遇到外敌入侵。西边是一城一国、几城一国的西域,单个实力并不强大。北面是和马家交好通商的胡人。

    可以说,敦煌四周的政治环境还是不错的,地缘优势明显。

    抵达酒泉后,典韦、候选、马休三人带领的七千五百兵马就会和马超会合。到时候,马超打算留下马休和两千五百人马辅助成宜,和敦煌、张掖、张掖居延属国互为犄角。

    酒泉算是目前马家在河西走廊统治区域的一个中间地带,和敦煌、张掖、张掖居延属国毗邻,因此,原有的二千人马显然是不够的,再留下两千五,很有必要。同时,马休的性子,也需要在着河西之地的逆境中好好磨练一下。

    兴平元年十一月初,马超、典韦、候选带着一万人马,开始返回金城。这一万人马里面,有五千是马超带回来的,有五千是典韦等人带回来的。

    此时已经入冬,整个河西之地也开始飘起了雪花,进入了天寒地冻的时候。

    幸好,从金城那边调拨的御寒衣物三万件,也已经经过武威运送到了张掖,庞德下令,留下一部分以供张掖郡和张掖属国所驻扎的部队使用后,将其余物资分别送往酒泉郡和敦煌郡。

    至于张掖居延属国,那一带物产丰富,居延部落的许多青壮年男子要么死在了战场上,要么被马超强行征召入伍,物资剩出了不少,御寒衣物自然是不缺的。

    而马家在河西之地的部队也没有三万之众,因此,多余的御寒衣物倒是可以发放给部分贫困的百姓,用来赈灾和收买人心。

    十一月中旬,马超进入张掖郡,和庞德详谈了一番河西之地的局势和今后的治理和管辖问题,相互交换了意见之后,继续统帅大军南下。

    而此时,他也已经向金城的马腾发出信件,得到了同意,对留守河西之地的人马做出了职务上的安排。

    庞德任张掖郡、张掖属国、张掖居延属国三地都尉,并负责节制整个河西之地的军权。张辽任敦煌郡太守兼都尉。成宜任酒泉郡都尉。

    为了迅速安稳下河西之地,使其快速从战争后的创伤中走出来,从发展迟滞不前的状态中走出来,马超特地将他手下的能吏张既调了过来,负责担任张掖郡、张掖属国、张掖居延属国三地的行政长官。

    张既的能力在初平四年的武都郡丞任上得到了再度的展现,表现突出,政绩惊人。因此,早在马超出兵之前,已经被启用为陇西郡太守,而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据马腾说,张既在陇西郡的政绩依旧远超其他人。

    武都、陇西二郡被马超攻下已有两年,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在张既的大力治理下,如今的农业产出和军事训练,已经初见成效。官家的府库里余粮充盈,不管是民兵还是驻守的郡兵,个个士气高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