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20.回忆 (第1/1页)
节目是直播的形式,这是春节期间央视节目的一大特点。 一切都是直接来的,没有事先的准备。 不过直播型的综艺节目、对话节目什么的,一般都是轻的一些靠谱的人,不会说出什么乱七八糟的话。 节目播出后的当天,《见》这款游戏下载量就暴增,而且由于是在是人数太多,让游戏平台的网页直接崩溃了。 再加上公司又在放假,整个网上骂翻了天。 尤其是各种论坛上的很多网友给出了好评后,下载不了的网友更是心急如焚。 使得平台老总不得不紧急召回技术人员回来加班加点的工作。 这时候的电脑游戏还是少的可怜,而且不过做的如何,多少都要收一点钱的,这时候的充值有什么的麻烦,需要购电话卡进行充值,十分的不方便。 再加上这个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比较到位,几乎没什么人干做盗版,免费的游戏更是少之又少,而且十分的无聊。 所以能够有这样一个良心的游戏,良心的免费游戏,游戏迷们就已经相当满足了。 更何况于跃做游戏一向都十分的用心,力求音乐和画面度达到很好的效果。 虽然这个游戏的画面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很多的过场画面,陆小燃画的还是相当精致的。 所以,两两相加之下,口碑爆棚。 各种论坛都在讨论这款游戏,仿佛一瞬间,整个网络都成了讨论游戏的地方。只要有人开关于《见》的帖子,下面都是一大堆评论。 “盲杖在哪啊?我竟然连盲杖都没有找到!”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在找门的时候,我走错了方向,在房间里迷路了……” “跟你们讲个笑话,我没摸到门把手。” “有些丢人,我玩着玩着,就哭了。” “楼上 1。” “我才知道,原来人行道上的那个奇怪地砖竟然是盲道!” “我也是才知道!” “红绿灯原来是有提示音的吗?我从来没有注意过。” “盲人的世界太可怕了!什么都看不见,我都不知道我是怎么坚持到最后的!” “玩一下全盲模式,你会崩溃的。” “已经崩溃了,伤心中……” “游戏结尾的故事看哭了我,还有那么多奇奇怪怪的盲道,道路设计师们脑子是有si吗?” “楼上的,这可能是某些领导为了道路好看,突发奇想干出来的事情!” “原来盲道和非盲道敲出来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公交司机太没素质了!” “过马路的时候,由于没有提示音,我问了十几遍都没有人帮我。” “一遍就有人帮我的路过……” “……” 各种关于《见》的评论出现在了各大论坛上,向讲述着这是一个怎样的游戏。 并且不管是国内如此,由于春晚的效应,很多国外的中国留学生、华人华侨也关注到了这款游戏,立刻将国外各大游戏平台上的这款游戏翻了出来。 国内外的评分都已经达到了惊人的9.9分。 甚至连他们之前做的《生老病死》也再次被翻了出来。 “飞虫工作室”一举成名。 第二天,大年初三。 一篇名为《这才是年轻一带明星的标杆,这才是整整少年人应该学习的偶像》为题的文章,出现在了《人民报》上。 大体的内容是一个年轻的优秀歌手,在创作出优秀歌曲之余,还能专注于回报社会,带动身边的人切实的为公益做出贡献。 风向已定,各种赞美的文章出现在了各种各样报纸和新闻当中。 苏省的新闻媒体原本就就已经把于跃立作了标杆式的人物,现在更是加了一把火。 短短的几天,于跃家喻户晓。 这个民谣起步的小歌手,终于彻底的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于跃在京城又参加了两档跟唱歌有关的综艺之后,才带着方世玉工作室的合同,回到了金陵,自己久违的家中。 只是跟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没有家人间的嘘寒问暖,只有老周老王乐呵呵的接受着这种居委会、媒体等等的慰问。 早已经忘记了自己其实还有一个叫做于跃的儿子。 反正人回不回来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两口子风光无限了。 老王整天被一群父女众星捧月,老周也从多年的小组长一跃成为了单位的技术科副科长。 双双春风得意。 还参加了好几次居委会教育子女的座谈会。 这也直接导致了“没事打孩子”的优良传统,愈发的在周围的街道盛行起来。 “好累。” 于跃见自己的老爹老娘恩本无暇顾及自己,所以独自回到房间,倒在了自己久违的小床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