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七章 政敌 (第1/1页)
听到段浩初的话,大殿里炸开了锅。 一位坐在杨阁老身边的老者睁开了眼睛。 他的头发花白,即便在众人争论到最激烈的时候也是阖着眼皮闭目养神,却无一人敢叫他。 现如今他睁开眼睛,满是皱纹的脸上古井无波,一举一动自有威严。 他抓住赐座旁的拐杖,拄着站了起来,大殿里的其他官员反应过来顿时再次sao动。 这位就是段浩初口里的阁老方伯年,他出身家教甚严的诗礼之家,是前朝状元,三朝元老,当年太祖皇帝三顾茅庐请回来的大儒,天下读书人的典范。 他今年六十出头,长年修习导引术,身体在老臣中算得上硬朗,入阁已经十五年,不出意外,现在内阁首辅和宰相赵乐山致仕后,下一任的首辅和宰相应该就是他。 事实上,方伯年现如今就已经形同副相,在国试桑榆没兴趣干预的国事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大殿里官员议论纷纷,不少官员吃惊地望着段浩初。 不过众人哗然并不是因为段浩初举荐阁老担任乡试监考官一事。 在成宗皇帝和天后娘娘当政时,阁老赴地方监管乡试一事并不罕见。 让众人惊讶的是其他。 “段浩初居然举荐方阁老……” “这是吹的哪门子风,这两人难道还能联盟?”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段家难道和方家最近发生了什么?” “这两人都能算的上政敌了吧……” 乡试的监考官在大周是特别的存在,通过乡试的学子都算是那个监考官的门生,而这些学子通过会试成为天子门生后,依旧会对将其从地方发掘的监考官敬重有加。 特别是徽州这样文风极盛的州府,如果成为监考官,能收获大量未来年轻官员的人脉。 正因为如此,每年监考官的选定才会惹得大臣们争吵不已。 每位官员都想要举荐自己派系的官员,围绕着这个香饽饽争抢不休。 就如同杨阁老举荐自己的门生一般,举荐自己派系的官员或者毛遂自荐才是常见的做法。 而段浩初举荐方阁老之所以引来一片哗然,就在于段驸马和方阁老两人不和是大周官场上众所周知的事。 这样的关系已经持续了十几年。 “果然是因为已经过了十年了吗,连段驸马都开始向方阁老示好了吗……” “毕竟他的恩师赵首辅最近身体已经越来越不好,他也要给自己找座新的靠山……” 大殿后方一些官员窃窃私语。 “可朝谁示好不行偏偏选方阁老……” “想投靠方阁老比起举荐应该先续弦吧……” 大周最年轻的尚书和有望成为最年轻首辅的阁老之间的不和不是秘密,两人之间之所以不和的原因也不是秘密。 段浩初和方伯年之间并无过节,对立也并不是因为派系的问题。 段浩初的恩师是内阁首辅赵乐山,而赵乐山作为首辅,为人喜欢所有事一碗水端平,和其他阁老间也很少争斗,所以段浩初本人也很少被卷入派系之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