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大宋_第四百六十三章 休养生息(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三章 休养生息(上) (第1/2页)

    ——琼楼

    “听说了吗?这江南的方腊被围在杭州了。”

    “可不是嘛,这什么四大寇刚刚开始闹得那叫一个凶,你称王来他道寡的,可这朝廷官军一到啊,还不是灰飞烟灭!”

    “这要说起来,这闹闹也好,你看,花石不是罢了么。”

    “小点声,小心隔墙有耳。”

    “怕什么!我等又不是什么相公,还不能在此处论国事了不成?”

    后世《茶馆》中有一个著名的段子,说的是由于社会的动乱,政局对民间言论进行“侦缉”,导致了“裕泰”茶馆需在店内张贴“莫谈国事”的提示纸条。

    虽然华夏历史中绝大多数时间由于对周厉王止谤的事件为鉴,对老百姓谈论国事并不禁止,但也不代表什么都能说,秦朝的时候就有以古非今罪、妖言罪、诽谤罪等等,实际上即使在后世,也有散播谣言罪。但总体来说,华夏文明对百姓谈论国事是持支持态度的,认为兼听则明,偏听者暗。

    但这说的是百姓,官员却不能随意谈论国事了,而只能用上书的方式来提出不同建议。这在后世也是如此,百姓再怎么讨论政治,只要不造谣不煽动就无所谓,而官员对政策有意见,就只能在会上说,而不应该会下说,如果是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会上不说,会后乱说,台上不说,台下乱说的,就属于****了。

    在琼楼的一个房间中,一个如玉少年正一手拿着豌豆黄往嘴里送,玉齿轻咬,一边用葱白一般细嫩的手指翻着一卷书,这豌豆黄是琼楼特制的点心,将豌豆煮烂,用桂花水加上好的白糖翻炒,最后加上蜂蜜,口感细腻,味道香甜,清凉爽口,极受女生的欢迎。

    “三姐,我都无聊死啦,你在做什么啊。”一声软语轻嗲,一个穿着白袍披着头发的少年走了进来,如玉少年看了披发少年一眼,无奈的说道“四妹,你怎么又披着头发了,要是被外人看到,传到皇城司那里,被抓了回去,可别怪我。”

    这二人便是从皇宫中逃出来的安德帝姬赵金罗和茂德帝姬赵福金。

    赵福金坐到赵金罗的床上,两条腿荡来荡去,口中说道“这琼楼我都快待厌了,那些人多的地方又不能去,我们要不离开开封,去别的地方看看吧。”

    赵金罗放下书,转过身来道“吾等也是运气好,先是得了一月吃住的奖券,又拾到岳掌柜的信,给了我们一个不用抛头露面的对账活计做,让我们好吃好喝的在这琼楼中住着,如要去别的地方,哪里来的钱财?”

    赵福金嘿嘿一笑,从怀中掏出一个钱袋道“我刚刚听琼楼的伙计说,最近天翔学院又在招收先生了,不如我们去应聘如何?我们这段时间的积蓄也够路费了。”

    “天翔学院?”赵金罗皱了一下眉头道“先生们说过,这个天翔学院乃儒家叛逆,不传孔孟,反而传奇技yin巧,非是正道啊。”

    在后世中,yin这个字往往和情色有关,但实际上他的本意是过度,让人沉迷、上瘾的意思,这个词最早出自《尚书》中周武王声讨商纣王的一条罪名“郊社不修,宗庙不享,作奇技yin巧以悦妇人。”也因此,自从儒家上台,对奇技yin巧这四个字是避之不及,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也被这一观念影响,到清朝开始全面落后于西方。

    至于为什么明明是形容词的东西变成了可以买卖的名词,只能说汉语博大精深了。

    赵福金听赵金罗这样说,嘿嘿的拿出一个小册子道“你先看看嘛,我们也不是要去他们的工学院或者农学院,我们可以去他们的文学院啊。”

    赵金罗接过一看,上面写着天翔学院招生手册,打开翻了翻,里面还介绍了天翔学院的情况以及师生待遇。

    “天翔学院下分为文学院、法学院、农学院、工学院、商学院六大学院,另特设海事学院、医学院、理学院三小学院。”赵金罗摇摇头道“这分的倒是细。”

    说着,赵金罗继续读了起来“文学院,教授四书五经,可为幕僚,可为西席。

    法学院,教授宋律官法,可为小吏,可为西席。

    农学院,教授农家技巧,可为农师,可为小吏。

    工学院,教授百工技巧,可为匠师。

    商学院,教授账册贾沽,可为账房,可为掌柜,可为审计。

    海事学院,教授海运掌帆,可为船长,可为船员。

    医学院,教授医学宝典,可为医师。以上各学院毕业学生,学院均可帮其就业。”

    读完,赵金罗不由奇道“这天翔学院好生奇怪,士农工商无所不教,我记得衍圣公还为此闹过一场,只是忘记为何后来不了了之了。”

    “去嘛?去嘛?这天翔学院开了不少,招的都是平民子弟,出来就有一门手艺过活,因此很受欢迎呢,你看,郓州、济州、青州、大名府都有。”赵福金说道。

    “那你想去哪里呢?我们出来只是为了让父皇去掉你的婚事,你难道还真的不想回去了?”赵金罗毕竟年纪大一些,对世事更加明白,她甚至隐隐约约感觉到,现在她们二人能够隐藏在琼楼实际上是有人希望她们不出现,一旦她们离开汴京,恐怕很快就会被送回到皇宫里去。

    “回去...回去还不是要嫁人。”赵福金噗通一声趴在了床上,抱着被子,嘴巴微微嘟着说道“自古以来的帝姬有几个能幸福的?我才不愿意回去呢。”

    赵金罗想了想,看向放在桌上的《西厢记》,这是琼楼新出的剧本,里面的爱情故事不时让他发痴。但一想到自己的身份,又不免伤感。

    对于很多人来说,生于帝王家是梦想,但只有真正出生在帝王家的人,才知道是多么无奈,宋仁宗一生无子,命乎?明武宗落水即死,命乎?连皇帝都保护不了自己,何况皇子皇女了。

    “罢了,你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吗?”

    赵福金一个起身,眼睛发亮的说道“郓州!那里靠近梁山,梁山的平阴侯和父皇一直不对付,我们躲在他那里,父皇一定找不到我们。”

    “这....”赵金罗一想还真是,身处琼楼的她也知道了不少原本深处宫中不知道的事情。

    比如说,他们的父亲赵佶并不是什么明君。

    比如说,从江南进贡的花石并不是全都会到赵佶手中。

    比如说,天下的兵马大都糜烂不堪使用。

    比如说,梁山的平阴候已经有了藩镇之实。

    ——

    “什么?”赵...赵先生,你们要去郓州?”岳和吞了吞口水,看向面前的赵金罗二人。

    “是的,不知道岳掌柜能否帮我们出城...我们在城里有仇家,说不定他们还在找我们呢。”赵金罗转了转眼珠说道。

    “这...”岳和管理琼楼数年,帮姜德处理了不少事情,自然也是知道面前的二人实际上便是外面已经找翻天的两位帝姬了。否则赵福金哪里那么好捡到岳和的信。

    “请二人先生稍等两日,待我去安排一下吧。”岳和拱拱手,先拖延的说道。

    赵金罗二人称谢后回到自己的屋里,幻想着到郓州的生活,这边的岳和则是急忙找到燕青说赵金罗的诉求。

    燕青皱眉道“侯爷也没说过这二位帝姬该如何处理,不过郓州是我们的地方,送到那里和放在这里也没什么区别,反而更加安全,我觉得可行。”

    岳和点头道“侯爷说过,汴梁的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