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大宋_第四百六十二章 休养生息(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二章 休养生息(完) (第3/3页)

伏,走了两日后来到了翡翠池。

    翡翠池名不虚传,一滩池水清澈见底,武松往四周看,见没有道路,疑道“这里就是翡翠池了,怎么去光明顶?”

    娄敏中先是跪在地上,磕了几个头,嘴里念念有词,武松听了一下,说的都是弟子无能的话,然后见娄敏中指向一块巨岩说道“路就在石头后面,你们和我来。”

    说着,娄敏中走到巨岩面前,也不知道是按了哪里,巨岩隆隆的动了起来,一条阴气沉沉的密道显现了出来,接着,一个个的火炬被点燃,表示里面空气流通正常。

    “走吧,这条密道可以直通光明顶…”娄敏中率先走了下去,武松尾随其后,等众人都下去后,又不知道娄敏中按了何处,密道又被封了起来。

    “你们明教还真厉害,这密道得挖多久啊。”武松一边走一边咋舌问道。

    娄敏中叹道“这密道是唐代开始修建的,前后修建了百年,你们是第一批进入此密道的教外之人。”

    一路无话,众人走了约有一个多时辰,武松先是觉得在往下走,然后就开始往上走,武松自己估计,约走了最少百丈高。

    “到了,我们出去后就是光明顶了。”娄敏中带着众人来到一个大厅,环视一圈,带着众人往一个方向走去。

    另外一边的方腊,正在和一群明教将领商议防御作战的事情,众人都是低着脑袋,失去了战意的样子。

    方腊见众人这样,不由皱了下眉头,却也无可奈何。

    鏖战至今,外无援兵,粮草将近,现在奋战也不过是希望能多杀几个宋兵而已。

    “圣公!圣公!!”

    一声叫声把方腊从沉思中惊醒,方腊抬头,看到上半身包扎成半个粽子一般的邓元觉带着两个穿的花花绿绿的人进来。

    “圣公,你看谁回来了?”邓元觉指向其中一人道。

    方腊定眼看去,大喜的站起来道“娄左使?”

    到了此时,方腊已经不再以官职称呼众人,而是恢复了明教内的称呼,这也是为了聚集人心,让众人明白这是为明教而战,而非是为了他们方家。

    “娄左使回来就好,圣女呢?”方腊看向武松问道“这位是?”

    武松拱手道“梁山平阴侯账下近卫师团长武松见过方教主!”

    “武松?”方腊回忆了一下道“可是双刀武松?”

    武松笑道“没想到方教主也听过在下的陋名。”

    方腊抱着万一的希望问道“平阴侯派你来,可是愿意出兵相助?”

    说着,方腊看向娄敏中。

    武松拱手道“平阴侯派我等前来,是受娄先生委托,前来救人的,我们可以带二十个人走。”

    “什么?你这是什么意思?”邓元觉气呼呼的上前吼道“你们要么就出兵,要么就看着我们战死,救二十个人是什么意思?”

    武松看了一眼邓元觉,也不知道怎么了,对邓元觉这样的性格挺有好感的,便拱手道“这位大师勿要误会,吾等上山也不容易,现在官军已经把黄山四周围的水泄不通,我等也是依靠这吉利服才能潜伏上山。”

    “吉利服?”众人都好奇的看着武松和娄敏中穿着的衣服。

    娄敏中有些不好意思的伸长手,无数碎布条垂落下来,说道“圣公请看,这吉利服虽然看上去有些奇怪,但在山林之中潜伏下来,即使是走到面前也很难发现。据说这是平阴侯发明的,就是为了让探马在山林中难以让别人发现,为了讨吉利,故称为吉利服。”

    方腊仔细看了看,也不由的点头,这样的装扮的确在山林之中很难发现。

    “这样说,平阴侯并不准备出兵了?”方腊有些失望的说道。

    娄敏中拱手道“圣公,详情请容我稍后禀报,先让武团长下去休息一下吧。”

    方腊哈哈笑道“说的也是,我明教即使到最后一刻,这待客之道也不能废了,来人,带武团长下去休息。”

    等武松退下,娄敏中将在梁山上的所有见闻都说了一遍,又说了姜德对明教的态度。

    “什么?光明顶后有密道?”方腊瞪大了眼睛,这是连他也不知道的事情“那历代教主的墓地居然就是密道的入口?”

    娄敏中点点头道“此事只有历代白泽知道。”

    邓元觉立刻说道“教主,是否能利用此密道奇袭宋军一次?”

    方腊有些意动,但想了想还是摇头道“如果使用密道,宋军日后必会知晓,恐怕圣教列位先师都不能安宁了,何况即使奇袭也难以对宋军造成致命伤害。”

    方腊说完,心里也明白了其实他自己心里已经接受了圣教战败的结果。

    “诸位,圣教现在就和那平阴侯说的一样,奢求取胜已经是不可能了,唯一能奢求的就是将传承继续下去。

    那武松既然说可以带走二十个人,你们互相推选一下,选出二十个人,由娄敏中带着,一起出去,日后圣教就靠你们了。”

    “圣公...那你呢?”祖士远听方腊的话,发现方腊似乎没有出去的意愿,不由问道。

    “圣教到了今日,都是我领导无方,太过小看朝廷的错,那平阴侯不会久居赵佶之下,你们出去后就去投奔他,再写信给钟副教主,日后他就是明教新教主了。”

    有人不解问道“既然如此,为何不去投奔钟副教主?”

    方腊摇头道“赵佶贪功,欲伐辽国,日后北方必有大变,你们去梁山就是要在这场大变中为我明教寻得机会。

    钟教主身边已有豪杰,你们去了不过是锦上添花,并无他用。”

    众人纷纷点头,方腊又絮絮叨叨说了好一会,方腊才叹气道“好了,勿要小女儿状,快快推选吧。”

    众人先是对着方腊拜哭一场,随后互相推让,最后还是方腊下令,才推选出二十人。

    这二十人中分为文十人,武十人,文以娄敏中、沈寿、高玉为首,均为精通明教教义的文人,武以司行方、邓元觉二人为首,均是武艺高强的教中好汉。

    本来众人是希望让方腊的次子方亳也逃出去,方亳和方天定不一样,体弱多病,不善于厮杀,平日里也是做一些文书工作,娄敏中等人也是想让方腊留下血脉。但方腊却认为他们一家任何一人不被抓到,宋军都不会罢休而强烈拒绝,众人这才无奈答应。

    而此时方腊军中,其实是以石宝为首的,但石宝多次率军,乃宋军必杀之人,故而推脱不走,司行方虽也是四大法王之一,却常在中军,外人认得不多,故而以其为武人之首。

    二十人挑选完毕,方腊等人也放下心来,有了死志,叫来武松让武松带走这二十人下山后,便兴致勃勃的和其余众人商讨如何让官军死伤的更多一些。

    武松看着一脸笑容,正在商讨战术的方腊等人,不由的有些恍惚,由于姜德的宣传,武松等梁山之人对明教并没有什么好感,但武松突然觉得,方腊能得这么多人的效力,却也有可取之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