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93.襄王作恶多 (第1/1页)
风娘见杜不忘拉着自己衣袖不让自己离开,自然有些不解,便问了一句: “不忘你想干什么呢?” 杜不忘回着: “没事,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个秘密!” 风娘满是好奇的看着躺床上杜不忘说道: “什么秘密,不忘你说啊?” 杜不忘便说道: “我其实已经在次妃娘娘那得到了有可能是黄一手的踪迹!” 风娘马上说道: “那为什么你不告诉白莲花呢?” 杜不忘笑了笑,说道: “他那边模样,都不在乎我生死,我当然得气一下他了!” 风娘也跟着笑了一下,说了句: “你自己也不看看你多大年纪,她多大年纪,还跟她一般见识呢!” 杜不忘说道: “我不就打了她十岁而已吗?他也十九了,不小了!” 风娘也瞪了杜不忘一眼,问: “那你是不是让我去告诉白莲花?” 杜不忘说道: “是的,你就告诉她,次妃娘娘那里刺青所画的乃是诸葛草庐,这是次妃亲口告诉我的,这个应该不可能有错,况且她也不愿意提及其它事!” 风娘说了句: “那我知道了!” 然后出了杜不忘房间。 第二天一大早。 杜不忘与白莲花、风娘三人就离开襄王府往城外数十里之外的诸葛草庐所在地而去。 由于此时三人有襄王府亲属身份,自然守城士兵也不敢搜查了。 三人经四处打听到了中午时分才到达草庐所在处,没想到这里就是一个简陋草庐亭而已,别无他物,另一侧正是白莲花外祖父襄简王的陵墓。 几人在草庐亭处歇息了一番,正好白莲花要借此去拜见起外祖父,俩人便陪同白莲花一起来到了王陵大门前。 这时有一群官兵正在门前守卫着,白莲花上前明说了自己身份,守门官兵细问了一番,便放了三人进去。 三人进了陵园后,进入摆放襄简王的享殿时,却遇到了一个奇怪的老者,这老者虽然拿着扫把在享殿外扫地,但是眼神却一直盯着碑楼那边,似乎碑楼之上有什么东西很吸引这老者的。 杜不忘不禁有些好奇,便停下脚步,走过来问了扫地老者一句: “大叔,您在看什么呢!” 老者直接念了一句: “曾经沧海为桑田,如今草庐变石楼,可惜、可惜!” 也不待杜不忘再问,这老者便头也不回离开了。 杜不忘此时好像的过来对着白莲花与风娘说道: “这老者真是莫名奇怪!” 白莲花便说了句: “你且等等,我好像想起来一件事了!” 杜不忘便对白莲花说道: “那你赶紧说嘛!” 白莲花摸了摸头,说道: “刚才那老者不是有一句草庐变石楼吗?我记起来,以前诸葛草庐所在之地正是在我外祖父的碑楼所在之处,而现在的草庐亭是后人改建的!” 杜不忘便问着: “这时怎么回事?” 白莲花讲道: “听说以前那碑楼所在处乃是诸葛亮出山前读书所住草庐,后人为了几年所以一直保存了到了四十多年前,可谁曾想我外祖父,也就是当时的襄王看上了这块地方!” 这时一旁风娘说道: “那你外祖父肯定就把诸葛草庐拆了改建成自己的陵墓了吧!” 白莲花说道: “正是如此,所以我觉得我二舅母身上那草庐肯定就是这石楼了!” 杜不忘便看了看享殿后的石楼,说了句: “那石楼就一碑楼而已,哪能住人呢!” 风娘说道: “我们去石楼看看再说!” 然后三人一起上了一道台阶,又绕过一侧台阶走到了石楼二楼之上的碑亭前,只见这石楼上除了下面一过道,上面这一通石碑和石碑前一香案,别无他物,更别说有人能在此居住了。 这时刚才那扫地老者突然也走了上来,问了杜不忘等几人一句: “你们既然是前来拜祭的,为何不上香呢?” 白莲此时马上走过来对老者说道: “我倒是差点忘了,我还没给我外祖父上香呢!” 便拿过香案前几柱香点燃在石碑前拜了几下。 这时老者突然问了白莲花一句: “小姑娘,你刚才说什么?你是这老襄王的外孙女?” 白莲花回着: “是的,我娘是我外祖父的嫡三女朱淑慧!” 老者便说道: “原来是三郡主的千金啊!” 白莲花说道: “正是,不知大叔您在这守陵守了多久了?” 老者回了句: “我都忘了来这多久了!” 然后看了一眼杜不忘,说道: “小兄弟,我看你也像是一个正义之人,不知道你可知道当年这老襄王的所做所为呢?” 杜不忘回着: “我哪里知道呢,大叔你可降解一番便是!” 这老者便讲了起来。 原来这老襄王朱见淑当年为非作歹,横行乡里,不仅四处霸占百姓良田,还经常无故杀死襄阳城附近百姓,而这老者父母俱死于老襄王手上。 这时白莲花听完后,有些生气的对着老者说道: “我外祖父都已经离世那么多年了,我看您既然在此为他守陵,又何必如此诽谤与他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