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之最强帝国_第一百七十一章 欲擒故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一章 欲擒故纵 (第2/2页)

手底下管着一万多人马,无数以前的同僚,全都成了下属,现在看到他都要争先恐后的巴结着。至于王凌手下小弟无数,凭啥让他们坐这个位子,一步登天的赵先进却从来没想过。这货还真以为领袖慧眼识珠,赏识他的能力,就没想过王凌见都没见过他,哪来的赏识他之说。

    当然了,他能坐上这个位子,一开始自然也是对王凌感激涕零,心里一直琢磨着,一定要好好替领袖尽忠办事,好好表现,争取早日由代理转为正式。

    问题是,人的想法总是会随着地位的改变而改变的。《老人与鱼》的寓言里,一开始老人要木盆,然后要木屋……最后需求永无止境。人只要有了机会,那么他的野心就会犹如野草一般膨胀。就说司马一吧,在阿瞒和阿丕手下,他只能本本分分的做一个忠臣,但是随着大权在握,无人制衡,很快就有了更进一步的想法……。

    这点大概王凌是体会的最清楚不过了,因为王凌自己,也是从一个一个帝国普通公民这样走上来的。一开始,王凌得到“方舟”系统,想的是保护自己和自己的亲人;之后意外从军,便想着建功立业,做一个大官大权贵儿;再之后建立元城,又想着称霸一方,成为王侯;随着势力的膨胀,很快王凌也开始窥视起了九五至尊那个位置。

    王凌自己如此,王凌自然更明白这点人性,所以他限制元城出现垄断继而产生可以动摇他地位的团体,推行公开透明行政体系,建立乡议局等等举措,都是为了不给任何人野心成长的机会手段,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已。通过种种措施,王凌牢牢把持着元城的一切,元城军民自然只能老老实实的做忠臣,没人滋生出二心。

    现在,这个道理对赵先进这样的人来说也同样如此。为了挖坑诱导周边势力跳进来,王凌没有给第9集团军任命总司令,名义上归属总参谋部直接管。但是总参除了最开始的分配防区,根本就没管过他们,连派参谋长、牧师等等人员进行监督钳制都没有。

    再加上原本元城形式一片大好,蒸蒸日上如日中天,可是突然之间,形式急转直下。数十亿尸潮夹雷霆之势碾压而来,元城死伤惨重,上百万大军陷入了战争泥潭不能自拔。而原本对王凌俯首帖耳,温顺的如同一只只小绵羊般的帝南军盟(夏帝国南方战区军团首长联合统战委员会——简称帝南军盟。军盟首席联盟官——王凌)各势力,突然之间反戈一击。

    如今“伐元联盟”百余万大军已经集结陈兵于百宁基地市附属贺东基地市,那里距离赵先进驻防的瑶关要塞只有100公里。借元城内部空虚,趁机吞并元城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

    对比之下,元城所谓的9个集团军百万精锐——东线6、7两个集团军驻扎绵延数百公里的“东玄武防线”,不仅要防备东线数亿尸潮,而且还要警惕监视临安基地市与胡氏金陵基地市,这近20万的兵力已经是捉襟见肘,肯定是抽调不出来。而第1集团军驻防衡城,和丧尸几日戮战,已经被打的半残,如今正在进行休整补充;第2集团军驻防云梦关,几天下来也是够呛,被牵制在云梦关无力动弹,身后是元城腹地,更加不容有失;而驻防幕云关的第3集团军、上下武关的第4、5集团军已经北上,配合领袖王凌直属的近卫第8集团军在星城附近与数十亿丧尸绞杀在一起。就连元城领袖王凌,如今也“身陷”尸潮,前途难料。

    元城内部除去各卫星市驻防的由雇佣军整编成的隶属二线战斗序列的城防军,也就只剩下驻扎在元城本城的4个精锐城防师了。问题是元城本城太大了,纵横数百公里,囊括整个西江省北部及庆安省西南部,4个师七八万人驻防那么大的区域,能顶得什么用?防守尤嫌不足,更别指望他们出征了。

    这种情况下,“伐元联盟”来人了,像赵先进这些个被王凌刻意安排的靶子,顺理成章的就成为了周边势力争取的对象之一。元城如今局势危如累卵,原本打算做忠臣的赵先进,经过“伐元联盟”的使者一点拨,自己再一抬头看,尼玛!还真是!原本赵先进所在的第9集团军这个元城不入流的杂牌军一跃成为了足以左右元城生死的强大力量!

    赵先进的态度开始动摇起来。人家说的没错,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自己的出身决定了,自己很难成为领袖王凌的嫡系,自己现在卖命值得吗?王凌还能给他什么?元城人才济济,师长的位子也就到顶了,想要再进一步,不知道到要付出多少心血和努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