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五章 战争准备2 (第1/2页)
首都基地市野战医院一间病房之中。 李义在几名心腹的陪同下,站在病床前一脸的痛惜。 原因是病床上躺着的那个只剩半个上身,全身被纱布包成粽子一般的人。 这人看起来很惨,整个身体下半身不见了不说,光秃秃的躯干上左右手臂也只剩下短短的一截,整个脑袋更是被层层纱布包裹的严实。若不是浑身插满的大大小小的管子,怕是这个人随时都会死去,只不过可能对他来说,这样活着大概比死去还要痛苦。 “……大少爷,王凌如此狠毒,竟派人在飞机上做了手脚,属下一时大意……”病床上的粽子吃力的发出一阵嘶哑而苦涩的声音。 “阿秋,你放心好了,你的仇我会给你报的,你的家人我也会帮你照顾好……”床边的李义看着天花板,恨得咬牙切齿的说道。王凌这个王八蛋!做人还有没有了一丝底线了!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货简直就是统治者中的耻辱! 李义这个悔恨啊!早知道王凌如此不要脸,说什么他也不会送自己的左膀右臂去入虎口,如今说什么都晚了……。 “……属下谢过大少爷……在我走之前,属下还有一事想对大少爷说……”病床上的郑秋声音逐渐平淡下来,用一种得到解脱般的语气说道。 “你说吧,能办到的,我一定帮你办到……”。 “呵呵,有大少爷在,属下身后事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属下求的不是自己的身后事,而是希望大少爷……您能够做出取舍……”郑秋语气略微显得有些压抑。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郑秋的话,明显让李义愣了一下,显然没明白他的意思。 “属下的意思是,属下并不看好接下来的战争,您应该早做打算才是……”郑秋斟酌了片刻后说道。 “说下去”李义并没有因为郑秋晦气的话而生气,而是找了一张椅子坐下来,示意他接着说。 “当年,太祖与前朝争天下。前朝争装备、争利益、争地盘……而太祖他老人家却只争民心……。说白了,战争除了后勤,最重要的就是天时地利人和。而我们能仰仗的,只有地利。所以这场战争,其实已经有了结果”。 “……唉……”病床前的李义没有说话,只是叹息了一声。 “以己之短,攻敌所长,智者所不为。燕地狭窄,不利防守,这里不足以为根本,要舍弃。趁着我们还有实力,进取关中!那里丧尸少,地势险要,若经营得当,可争取不败之境……”或许药物的刺激开始发挥作用,郑秋突然显得很是精神,滔滔不绝的诉说着,为自己效忠的对象,最后一次出谋划策。 “那是康少擎的地盘……”李义若有所悟的说道。 “康少擎?此人看似有能力,但是却不通政治,妇人之仁而行事犹豫不决。 赵家支持改革,不过是夺权的一种手段。王凌进行改革,则是权力集中,铲除威胁,巩固统治的手段。而他他支持改革,却是因为迂腐!他这种人适合做将军,却不适合做首领。 无论是改革还是保守,都要坚持立场才是,而他却瞻前顾后,改革受制于手下的保守势力,无法彻底,不能绑架民心。而御下又不能给人所求,得不到官员们忠心的支持。 这种人能上位,纯属偶然,其上不能得精英之心,下不能让民力为其所用。他即没有赵家的权谋,又没有王凌的心狠手辣与魄力……”郑秋入木三分的为李义分析着,或者说为他之后的背信弃义找一个合理的心里安慰。 “不行,绝对不行!此时正是齐心合力之时,我李家不能做出这种亲者痛仇者快之事”李义听明白了郑秋的意思,却假惺惺的说道,实际上是让郑秋说服他,发挥最后一丝剩余价值,被负这个政治黑锅,也好让天下人明白,自己是如何的“迫不得已才无奈而为……没人喜欢跟随一个背信弃义的领导不是。 “大少爷!这是为了江山社稷!康少擎此人如此优柔寡断,此时迫于形势靠拢我们,但是一旦形势不利,以他的性格,面临逆势或元城的拉拢,势必左右摇摆。毕竟……他的名声不错,而且没有太大的威胁,王凌未必不能容他……。 到时我们坐困燕地,将彻底失去最后的战略优势!以区区燕地对抗元军三面包围,引颈待戮而已!”郑秋有些激动的说道,妈**,劳资都快断气了,您差不多行了哈,装*也要有个度……。 “我考虑一下……”李义有些犹豫不决。 “大少爷!郑先生说的有道理,所谓联军只不过是一盘散沙而已,对抗不了元逆。而关中适合做根基,趁着合作的机会,一举拿下,关中门阀会支持我们。以我们的实力,再吞并了关中,有3000万人口为我所用,进可攻,退可守。如此形势下,其他势力即使不满,也不能投靠元逆,只能臣服我们。 控制了关中、收编了晋省、南济,到时我们形成了合力,一部于浊河南拖延元军,同时死守太极山和关中,主力分兵逼近东北,则姓秦的也只能臣服或者被吞并。到时候,我们就真的有实力和元逆形成对峙,至不济关中与太极山脉,也能力保根基不失,可与济世军遥相呼应,元逆也只能徒呼奈何了……”李义的几名心腹略一考虑,瞬间便明白了这个战略的高明之处,这是先立于不败之地,顿时纷纷劝说起来……。 —————————————— 要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奇迹,在元帝国新收复的各处土地上不断的发生。 几千万的难民与被吞并地区百姓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