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之最强帝国_第二百章 王师北伐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章 王师北伐5 (第1/2页)

    有位书友问本书好不好看,发现在评论里回复不了,这里我站在读者角度,回复一下——不怎么好看,这个作者是新手,好比刚拿驾照的马路杀,作品之惨,简直不忍直视,而且更新之慢,简直令人发指,这样的作者简直就是作者界的泥石流。建议18岁以下,在大人陪同下观看……。

    然后我在站在作者角度说一句:唉,我能怎么办?我也很无奈,作者也要吃饭生活的……。更新1万字,目前需要12小时以上,打字不难,难得是写好。要不断的重复重复在重复,不厌其烦的修改。而且第一部书经验不足,漏洞太多,把它补好,更是耗费精力的事情,只能说这就是经验教训,第2本会尽力改正这些,而目前没办法,自己挖的坑,流着泪也要填平了……。

    —————以下正文——————

    自从人类懂得使用工具以来,战争便成为了人类文明的主旋律。

    对于这个种族来说,没有什么,是通过战争无法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次。

    人类反对战争而又痴迷战争,乃至将战争发展为一种学问。在人类文明史中,战争讲究的是一个势字,有势,则势如破竹一鼓而下;无势,则如强弩之末,难穿纸背。

    而现代化战争,更是一个系统繁杂的大工程,从布局到拓展,从后勤到物力,考验的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军事集团的耐受能力,更是其管理系统指挥统筹力和社会配合精密度。

    所以近代战争,往往具备一个转折点,而这个转折点,便是“势”。

    这个过程,可以是飞机大炮的对决,也可以是舆论士气的博弈,更可以是对战争潜力的竞争————大元帝国皇帝王凌书作:《战争中的文明》节选。

    就像这位战争贩子自己所说的,文明催生战争,而战争促进文明,整个大元帝国的历史,可以简单描述为一部战争史。

    而大元帝国的历史起点——北伐战争。由上亿人参与,前后动员武装人员过千万,波及大半个夏帝国核心区,历时大半年的一场争夺夏族未来统治权的战争。

    青龙元年秋9月末,经过短暂性的对峙蓄力后,当前夏帝国南北格局下的两大军事集团——北方联军与大元帝国纷纷蠢蠢欲动,一场将在济州地区爆发的大规模会战开始酝酿。

    无论是对双方中的哪一个来说,这都是关乎命运的一场决定性会战。联军重创元军,则将稳住节节败退的阵脚,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南北割据;帝国军得胜,北方联盟将彻底失去翻盘的机会,京邑腹心地区将彻底暴露在元军铁蹄下,面临被大元帝国这头新生巨兽一口吞食的险恶境地。

    这么一场会战还没开始,便注定了其规模之大影响之远会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事实上,这场即将爆发的大厮杀,即使放在末世前,都堪称旷古绝今,即使是号称第二次星球大战的大胡子格勒战役,亦不足以与之比肩。

    战争中,双方单单先后投入的精锐部队便达到近400万之巨。前后参战的共计有155个师、37个旅、超过42000门火炮、28000余坦克及装甲战车、20余万辆卡车、19000架战机、8艘岛级航母、11艘H级战列舰、55艘Z级驱逐舰、大小运输补给舰艇多达872艘、后期更有两艘秃鹫级空天堡垒这种星际时代大杀器投入战争。

    其中元军参战部队包括由周锐、张辽、太史慈、陆逊指挥的4个暂编野战集团军群;由徐庶将军指挥的帝国空军3个主力空军师;由帝国海军甘宁指挥集结的帝国海军精锐——北海分舰队。

    整个大元帝国共计投入16个集团军、64个野战师并11万海军22万空军及地勤人员,主力兵力达到183.2万人。

    (这里可能有人看不懂,人数不合理。实际上任何国家军队,都分平时编制和战时编制。比如一个师平时8000人,战时甚至能扩充到2万多人。一个师下辖3—5个团及若干直属和后勤单位,战时甚至能扩编4——8个团。

    而元军集团军群,由原本7个野战集团军为骨架,采取大编制、多建制扩编,一个元军集团军平时有9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