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战将起 (第1/1页)
关羽手抚长须,双眼微眯,静静的站在谷口,谷口的对面,是人头耸动的袁军,关羽已经被困了一天一夜,这一天里,关羽都一直在观察袁军的动向,良久,关羽脸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从袁军的表现上看,并没有半点撤退的迹象,也就是说,他关羽期望的援军并没有如期而至,不过关羽想想也是,毕竟定陶如今只剩三千人马,若是倾巢而出,那么定陶无兵镇守,必然有失,定陶一旦有失,那援军便可直捣昌邑,他关羽自认他并没有定陶重要,若他是郭嘉,也肯定不会出兵援救,更何况袁军人数远超己方,三千人马不过杯水车薪而已,想要解救被困的士卒,恐怕也是有心无力。 关羽正想回去休息,突然,关羽眼睛一撇,不由的一怔,仔细的观察起北面的袁军来,若是他没有记错的话,当初北面一处山林间应该有着上千袁军埋伏的,可是现在,他只看见了林中布满旌旗,却没有看到半个士兵,这让关羽有些疑惑起来,关羽发现了一处问题,自然就想再看出其他的问题,这一看之下,关羽短时眼睛大亮,虽然袁军看似和昨日包围他们的差不多,可是许多的地方,却空有旌旗而无士卒,关羽何等人物,一下就猜出了其中的关键,这些袁军肯定早已经被偷偷调离,而调离的缘故,无非就是攻城和阻截追兵这两点,当然,袁军也有可能是故布疑阵,想引诱关羽率军突围,不过关羽很快就将这种可能排除,因为他们现在已经被袁军团团包围,袁军只要围而不攻便可,完全没有必要如此麻烦,既然想通了这点,关羽心中便已经有了计较。 关羽沉吟了一番,心中默默的推演了一番敌我两军的形势,原本袁军有大军十万,从四面八方包围他们,那么,除去中军之外,每个方向都应该有两万人左右,无论关羽从哪个方向突围,都将面对比他们多上一倍的敌军,一旦与敌纠缠起来,袁军便可从四面合围,到时候就算是关羽,恐怕也无能为力。 关羽足足观察了一个时辰,这才有了计较,回到军营之后,先是去看了一眼昏迷不醒的文聘,接着便下令全军休息,将士们虽然疑惑,可是既然关羽下令,那将士们也就只能遵从,除了必要的岗哨之外,其余士兵纷纷原地躺卧起来。 定陶离昌邑不远,此时的许邵已经收到了前线的战报,虽然赵云并没有将情况详细说明,可是文聘和关羽生死不知,郭嘉又以身诱敌,不论是郭嘉还是文聘关羽,每个人都是许邵不可或缺的,许邵得知之后,自然不敢再坐以待毙,决定亲自带领大军,拯救被困的诸人。 如今的昌邑城内,除去必要的守城士卒,尚有之前跟随张绣叛变的五千铁骑,从徐州撤回的青龙军团经过此次大战之后,早已经在昌邑补充了人马,如今已经有了近万人,许邵急急忙忙的召集众臣,很快就商定了出兵细节,这一万五千人自然是此次出征的主力,不过许邵此次出征,却足足有五万大军,出征的将校之中,也多了一个名字,那便是大将纪灵。 这多出的三万多人,便是跟随纪灵从袁术那里叛逃的军队,自从许邵和曹cao达成协议之后,纪灵便带着自己手下的大军,从曹cao的辖区借道而过,一路小心翼翼的来到兖州,只是纪灵虽然说是投降了许邵,可是贾诩做事一向小心,并没有让纪灵带兵靠近昌邑,而是在昌邑以南的崂山一带驻扎,直到纪灵孤身带着亲眷入住昌邑之后,贾诩才安下心来,本来是想将这支军队直接调往定陶前线的,只不过因为筹措粮草的问题,和主管粮秣的陈群有些矛盾,这才停留在昌邑城外。 纪灵虽然身为降将,可是许邵却对纪灵十分看重,纪灵一入昌邑,便被许邵封为淮南候,平南将军,依旧统领三万旧部,所部改编为淮军,由纪灵出任军团长,许褚为副军团长,纪灵自然感激涕零,那些跟随纪灵的将士也终于找到了主心骨,放心下来。此次出征,纪灵和许褚自然也随军前往。 许褚自从在阵中和许邵相遇之后,便一直跟随在吕布身边,许邵回到昌邑之后,便封许褚为虎威将军,随侍左右,毕竟许褚也是有名的武将,许邵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加上许褚本就是许邵的门人之一,自然也没有反对,只是因为许褚至今未立什么功劳,所以才屈居纪灵之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