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戏唱_第一百二十一章 袁天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袁天罡 (第1/1页)

    小半仙留下来在王家别苑里吃了午饭,两人相谈甚欢。

    小半仙也知道懂得顺势而为,才能保全的更多,就像王甫林这种老臣,是有退路的,不像他祖父他叔叔,因为知道皇家秘辛太多,已经没有后路。

    如今江山仍是武后的,王甫林就怕一个不好这一个不忠不孝的罪名扣下来,辱身生前不说,百世之后,谁人还能得当日之情,谁还会知其中亦有委曲,知天心亦有不明?

    人生在世不过几十载,终有退场的一天,因此王甫林总希望即便将来灰飞烟灭之时,也能在这个世间留下些什么,至少证明自己曾经活过一回。

    想流芳百世就难免遭人误解。

    帝王的手段,杀一个人使千万人恐惧,刘邦的谋略,岂不深远?

    汉朝子孙们享受天子权位400余年,道理就是如此。

    想得到流芳百世的荣耀就不能止步于表面的善举,而一定要深入探究,如今王甫林还没有看明白局势,因此不想过早入局。

    或许,很多事,在很多时候,王甫林真的无法简单的判断对与错、好与坏。

    所以,无需纠结,无需耿耿于怀,如果是王甫林自己认定的事,他就会坚定地去做,如果是王甫林自己选定的路,那就执着地往前走。

    世上没有人走不通的路,只有人不肯去走的路。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

    天下万事的成就,都不是偶然,当然,读书之外,那王甫林份生来的敏锐和直觉却是天生的,强求不得,苦读亦不得。

    只是王甫林却并不后悔,哪怕还能有回头的机会,王甫林一样不会更改初衷,只因有些事是身为官员者无可逃避之抉择!

    如今万里同风,史笔捏在武后的手中,这终究不是一件小事。

    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白来世上走一遭,这一句话道出了王甫林的心声。

    保持清醒与觉察是一件相当辛苦的事,因为它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王甫林都不去评判、不希冀、不回避。

    这简直让王甫林感觉走投无路。

    可是,觉察还不止于此,王甫林还要清清楚楚地看着自己是怎样试图寻找退路、出路却无果而终的。

    而今,一切终于都要过去了,一切留待史书去评说也罢!

    因为此时王甫林已经下了决定!

    一个真正的,王甫林必然是沉稳果决、心志坚定。

    谋划于千里之外,而不需要自己锋芒外露弄得凄惨下场。

    王甫林很有品味,王甫林无论穿着、打扮、气质,都是跟那些莽夫不同的。

    再神圣的东西说到底也比不上王甫林刚正不阿的头脑。

    将自己解脱出来,回归自我,王甫林定会赢得世人的认可。

    世世代代的人们都是如此,就比如王甫林年轻时想方设法避开前人所走的路,年长后又痛斥晚辈不懂得跟随自己的脚步。

    可成长这条路原本就不需要强行牵引、刻意绕行,王甫林终归得自己走过。

    所谓智者,未必一定指智慧,而是敢于当面戏耍天下的勇气,是能屈能伸无视一切非议的疏狂。

    为上位者,智慧心术谁也不缺,但王甫林身居高位久了,便有了体面尊严,并为那些体面尊严所限。

    是以曾有霸王兵败不肯过河不惜自刎,也有诸臣无可奈何被动应付南齐国公的刁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